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
名从近事方知险,诗到穷玄更觉难。
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
如何直道为身累,坐月眠霜思枉乾。
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
名从近事方知险,诗到穷玄更觉难。
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
如何直道为身累,坐月眠霜思枉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泊天涯、心怀壮志却未获实现的士人之情怀。开篇“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表达了诗人对权贵和世事的冷漠与淡然,时间流逝,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未能稳固,甚至受到他人的冷眼相待。“名从近事方知险,诗到穷玄更觉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声誉的追求以及文学创作的艰辛,越是深入探讨,便感到困难重重。
继而“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反映了社会的物质贫乏和精神空虚,以及诗人个人的贫穷生活。这里的“云路”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而“草堂”则是诗人居住的地方,充满了哀伤。
最后,“如何直道为身累,坐月眠霜思枉乾”,诗人发出感慨,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困惑和苦恼。面对种种不如意,只能在明月下沉思冥想,内心的忧虑如同寒霜般覆盖着自己的思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个人的困顿,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