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原郁已秀,嘉树蔼初绿。
众卉发春阳,前山可遐瞩。
端居日康倦,涉涧步墟曲。
景幽恣所寻,悟悦何由足。
鸟鸣华薄深,泉响乱流续。
握手一同忻,吾生讵幽独。
东原郁已秀,嘉树蔼初绿。
众卉发春阳,前山可遐瞩。
端居日康倦,涉涧步墟曲。
景幽恣所寻,悟悦何由足。
鸟鸣华薄深,泉响乱流续。
握手一同忻,吾生讵幽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漫步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首句“东原郁已秀,嘉树蔼初绿”描绘了东方原野上树木繁茂,新绿初现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众卉发春阳,前山可遐瞩”进一步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前山的美景令人向往。
“端居日康倦,涉涧步墟曲”写出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疲惫,通过漫步于溪涧旁的小径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景幽恣所寻,悟悦何由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满足感。
“鸟鸣华薄深,泉响乱流续”描绘了鸟儿在花丛中欢快地鸣叫,泉水在曲折的溪流中潺潺作响,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握手一同忻,吾生讵幽独”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即使身处幽静之地,内心也充满了喜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追求。
春来无事不芳辰,尊酒流连动涉旬。
三径每从羊仲赏,诸侯谁念马卿贫。
藏名祇许渔樵识,混迹从教鹿豕亲。
老去心情常在野,摩娑双眼看垂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