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钱而介寻东峰亭遗址》
《同钱而介寻东峰亭遗址》全文
明 / 高承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精舍忆东峰,曾栽夹道松。

到门停吠蛤,洗钵隐乖龙。

露滑前山屐,风传隔岭钟。

淳于遗世士,送客想高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东峰亭遗址的追忆与想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联“精舍忆东峰,曾栽夹道松”开篇即点出主题,诗人回忆起曾经在东峰精舍旁种植的夹道松树,暗示了这个地方曾有的生机与美丽。

颔联“到门停吠蛤,洗钵隐乖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绘了门前的宁静景象:狗不再吠叫,蛤蟆也停止了鸣声,僧侣们在静谧中洗涤钵盂,连平时调皮的龙也似乎隐藏起来,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颈联“露滑前山屐,风传隔岭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露水沾湿了前山的行旅之屐,微风吹过,仿佛能听到远处山岭上传来的钟声,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尾联“淳于遗世士,送客想高踪”以淳于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东峰亭主人高尚品格的敬仰。淳于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诗人借此想象着东峰亭主人送别客人时的高雅风度,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峰亭遗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崇敬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高承埏
朝代:明

(1599—1646)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寓公,一字泽外。明崇祯十三年进士。知宝坻县,曾守土拒清军。入清,隐居,聚书至七万余卷,有《稽古堂集》、《自靖录》。
猜你喜欢

甲寅秋兴十首·其七

膏肓泉石五经秋,老我从人唤马牛。

举眼世情皆水淡,回头罪过总风流。

秋声两岸桥边竹,山色一帘溪上楼。

此日君恩真浩荡,逐臣犹拜醉乡侯。

(0)

林敦夫游粤还闽以诗言别次来韵赠之

相逢白眼撑高天,肮脏风尘不受怜。

衰残我是张十二,迈秀君为员半千。

四海交穷惟守黑,千秋业就独思玄。

国门岂是书县处,努力悬书日月边。

(0)

校书秘省用秦玄峰寅丈韵呈三阁师·其二

拙宦羞称老校书,轴林丽丽屋渠渠。

绿文已剖龟浮日,赤琯须探鬼哭初。

寄禄暂分张朔粟,长歌不为孟尝鱼。

一车未赐空成癖,欲向东朝乞蠹馀。

(0)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其四

上苑疏钟出禁扃,惊尘扑地晚风腥。

阵残尚覆云千叶,烽急遥飞火一星。

塞角每从愁里语,征鸿宜向月中听。

明宵更觅吹箫侣,莫遣秋光冷画屏。

(0)

延平陆太守招饮杨氏园亭赋谢

名园春色正平分,座拥笙歌酒共醺。

去国一春犹浪迹,论交半世始逢君。

林间白雨新添涨,槛外青山尽入云。

夜色应怜龙气合,可堪倾盖复离群。

(0)

谢岭西王积斋观察

风流江左羡芳誉,荐士黄金满石渠。

奏赋不逢杨得意,凌云谁识汉相如。

几年道路空存舌,此日风尘且曳裾。

但使向人肝胆尽,不妨归去食无鱼。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