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相远住,斋馆入时稀。
独坐看书卷,闲行著褐衣。
早蝉庭笋老,新雨径莎肥。
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
家贫相远住,斋馆入时稀。
独坐看书卷,闲行著褐衣。
早蝉庭笋老,新雨径莎肥。
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
此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超脱的生活状态。诗人家贫,居住的地方相隔遥远,斋馆(书房或学习的地方)也变得入时稀少,这反映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对物质财富不太在意。独自坐在书卷之间,是诗人寻求知识与精神慰藉的方式;闲行时穿着简朴的褐衣,更显出一种超然于世俗纷争的心态。
早蝉(蝉是指蝉虫,常用来形容初夏的声音)在庭院中鸣叫,笋(竹笋,即竹子)已经老化,这些生动的景象描绘出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新雨后,路上的莎草肥盛,这是对自然美好的一种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融入。
最后两句“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而努力,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没有人去关注或评判这些是非对错。诗人似乎在暗示,他选择了一个远离尘世的生活,不愿意卷入那些无谓的争斗之中。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个人隐逸生活的抒情,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六载心闲类死灰,岂期朝奖念粗材。
凤衔君命从天降,鹊喜邮音度岭来。
恩重乍惊三采绶,使专仍咏一枝梅。
切磋甫得依贤检,疾恶刚肠愈不回。
通守方忻再命新,东风疏雨拂行尘。
封疆远入鱼凫国,岐路正逢蚕市春。
彭岫晓岚迎画隼,锦江晴绿照朱轮。
归期不待更书至,旧有清名在缙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