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一峰高插天,山头眼力穷大千。
飞来鸿鹄下霄汉,掩翼缩足今三年。
海上一峰高插天,山头眼力穷大千。
飞来鸿鹄下霄汉,掩翼缩足今三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峰与壮观的天空交融的景象。"海上一峰高插天"一句,通过设立一个超凡脱俗的高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广阔无垠的自然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追求。
接着的"山头眼力穷大千"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座山峰之雄伟,它仿佛超越了人类的视线极限,使得观者在心灵上感受到了震撼。这里的"眼力"指的是人的视觉能力,而"穷大千"则是形容其广阔无边,触及天际。
第三句"飞来鸿鹄下霄汉"通过描写飞鸟的动态,增添了画面中的生机与活力。"飞来鸿鹄"指的是远道而来的大雁,而"下霄汉"则是它们降落在山峰之巅的壮丽景象。这一笔墨也暗示着诗人对高洁、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掩翼缩足今三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淡泊。"掩翼缩足"形容鸟儿收起翅膀,蜷缩起来休息的姿态,而"今三年"则可能是指诗人隐居山中的年数。在这里,这个动作和时间的叙述,传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心灵宁静状态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生动对比,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与深邃的情怀。
古者侯与卿,侐寝无遗迹。
桐乡一啬夫,至今有社稷。
民志谅难谐,德声允无斁。
邈哉邵武丞,乃与千秋匹。
蚤耽竹素编,暮随升斗檄。
十载和鸣琴,鸾凤栖枳棘。
折狱照覆盆,赋政悬尺籍。
老挂武夷冠,云卧仙岩碧。
犹馀棠树阴,清风满旧邑。
长吏备时烝,泽宫参侑食。
赤绂岂无人,伊谁分半席。
柳勒武功铭,韩记蓝田璧。
娄江笔如椽,亦永循良绩。
公真不负丞,是为黄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