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台山山居杂诗·其二》
《三台山山居杂诗·其二》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养疴适林野,奉母营幽居。

南湖最清深,一亩分隈隅。

诸弟秃秋颖,力缩辛苦馀。

名园足盛衰,天傥畀区区。

但惜秋水涸,木石艰航桴。

决流溉旱乾,敢怨工作纡。

山居日无事,诸子奉肩舆。

弄漪坐山光,往往归忘晡。

凉风感予仲,朝朝公府趋。

红叶被径深,梦熟山中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在三台山山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养疴适林野,奉母营幽居”,透露出诗人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照顾母亲,营造宁静生活的态度。接着,“南湖最清深,一亩分隈隅”描绘了南湖的清澈与幽静,以及其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诸弟秃秋颖,力缩辛苦馀”则展现了兄弟们在秋天收获后的辛劳与疲惫,而“名园足盛衰,天傥畀区区”则表达了对自然更替、生命盛衰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但惜秋水涸,木石艰航桴”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担忧,但紧接着“决流溉旱乾,敢怨工作纡”又展现了一种积极面对困难、不畏艰难的精神。这种态度贯穿于整首诗,使得诗人在面对自然与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和坚韧。

后半部分“山居日无事,诸子奉肩舆。弄漪坐山光,往往归忘晡”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乐趣,孩子们的陪伴让生活充满温馨与欢笑。而“凉风感予仲,朝朝公府趋。红叶被径深,梦熟山中庐”则通过凉风、红叶等自然景象,以及对公务的向往与对山中家园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春暮怀伯弜

筼筜深谷近青霄,春尽思君梦自劳。

歌鸟不来香室掩,绶花空结紫藤高。

荒池瓦砾迷芳草,晓案烟云拥墨袍。

山近响潭多胜好,论诗无处觅刘曹。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一六

鼻直口四方,眉低眼三角。

默默句难传,深深谁转脚。入挂树之壶,天地能阔。

得烂柯之棋,黑白未错。

如今更不囊藏,到处随宜著落。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七十一

默默而知,灵灵者谁。

无像而独存鼻孔,有句处不挂唇皮。

夜冷星河阔,霜清斗柄垂。从缘应世也,恰恰相随。

(0)

禅人写真求赞·其四十九

谁能目眴眉扬,每笑手乱脚忙。

守鲁祖之简默,得南泉之平常。

明心秋月,活物春阳。

铸机器也模范大小,据丛林也规矩圆方。

(0)

禅人写真求赞·其二十

大一无外,小一无内。一兮一兮,靡所不在。

心地净亡尘,肉山闲弗碍。道环中,绝端倪。

空印里,何文彩。

风凄凄兮秋落远山,波烂烂兮月浮沧海。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八

孤筇长作水云游,底事而今放下休。

一点破幽明历历,十分合体冷湫湫。

暗中须透金针穴,转处还藏玉线头。

劫外家风兹日辨,渠侬真与我侬俦。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