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冠忽见镜中霜,挽树浑无蒂上香。
已贮春愁过万斛,更令细细著升量。
整冠忽见镜中霜,挽树浑无蒂上香。
已贮春愁过万斛,更令细细著升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与情感的诗句,通过镜中霜和树上花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过去而感到的忧愁。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细腻。
"整冠忽见镜中霜" 这一句,通过镜子里的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的无常,也暗示了春天即将结束的迹象。同时,"霜"字也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与后文的"雨寒"相呼应,营造出一个春日里不温暖而是有些寒意的氛围。
"挽树浑无蒂上香" 这句话,则描绘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挽树"指的是整理修剪树木,而"浑无蒂"则是说这些花朵没有果实,仅剩清香四溢。这两句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一种对纯净、无瑕之物的向往。
"已贮春愁过万斛"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春愁。"万斛"是用来形容数量极多的单位,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心中的春愁积累得如同堆积如山,无法计量。
最后一句 "更令细细著升量" 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份春愁的珍视与深刻体验。"更令"意味着持续不断地,让这种情感更加深入人心;"细细著升量"则是说要仔细地、慢慢地去品味和衡量这份春愁,显示出诗人的情感之丰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好即逝的惆怅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艺术功力。
疏轩倚秀岩,俯畅名课耕。
溪田带左近,引水艺稻粳。
墙外即高田,禾麦千畦呈。
向者偶凭窗,欣闻叱犊声。
今来再骋目,绿剡已滋荣。
及时资好雨,庶可希西成。
岂辞欲速讥,惟是先忧并。
浓云看渐徂,惜哉心怦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