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之下芳草多,塞水无定流成河。
西峰遮夕阳,北谷来风凉。
三间虚榭堪徜徉,万民疾苦吾心藏。
於此聊以验岁月,亦不自道傲羲皇。
嘉荫之下芳草多,塞水无定流成河。
西峰遮夕阳,北谷来风凉。
三间虚榭堪徜徉,万民疾苦吾心藏。
於此聊以验岁月,亦不自道傲羲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深意的画面。诗人置身于一片茂盛的草地上,远处的山峰遮挡了落日的余晖,带来一丝凉意。北谷吹来的风,为这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清凉。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建造了一个空旷的榭阁,可以在此悠然自得地漫步,内心深处装满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
“嘉荫之下芳草多,塞水无定流成河。” 开篇两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嘉荫象征着良好的环境,芳草繁茂,塞水则流淌不息,形成了一条蜿蜒的河流。这种自然之美,为下文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背景。
“西峰遮夕阳,北谷来风凉。” 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一天中特定时刻的景色变化。西峰遮挡了夕阳,使得光线柔和而温暖;北谷吹来的风,带来了凉爽的气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节奏的把握。
“三间虚榭堪徜徉,万民疾苦吾心藏。”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理想与情怀。他希望在这三间空旷的榭阁中,能够自由自在地徜徉,更重要的是,他将百姓的疾苦深深地藏在心中。这不仅是对诗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一个关注民生、追求和谐的社会。
“於此聊以验岁月,亦不自道傲羲皇。” 最后两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在这里停留,不仅仅是体验时间的流转,更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同时,他并不自夸或自傲,而是以谦逊的态度面对宇宙万物,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其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理想。
流光如驶,凭阅年七十,旌扬未被。
梦里贞魂能诉恨,远涉瓯闽万里。
校士方还,采风又出,重与乌头峙。
苹香荐俎,煌煌玉诏泥紫。
尚念宰树枝青,孤皱发白,一线千钧系。
广置田畴延似续,伯道休嗟无子。
化石峰高,摩笄山峻,劲节真堪比。
春兰秋菊,姓名无绝彤史。
千林雪冱,是何人结屋,冻云深处。
篱落垂垂,相见无言,浑把东风领取。
缟衣怕逐明蟾隐,莫唤起、双双翠羽。
但巡檐、索遍幽香,一点芳心谁诉。
绝爱青山眉妩,绕横枝面面,玉容增嫭。
一抹疏烟,山阁无尘,俊煞神仙伴侣。
高寒玉宇前因在,凭想像、孤怀如许。
漫惊疑、花下无蹊,铁石当年曾赋。
柳絮为萍,梅子渐黄,天气如许。
溪云乍起遮山,酿做几丝微雨。
东西不定,摇曳淡雾轻烟,荷钱一一跳珠露。
庭树碧参差,荫青苔无数。平楚。
断塘遥指,如发秧针,绿迷南浦。
暗想空江,轧轧惟闻柔橹。
乱红无影,寂寞静掩疏篱,铜街湿糁香尘路。
倩斗帐高眠,小窗边听去。
响晨窗、渐疏落叶,空阶还凝寒雨。
停云静咏虚堂悄,惯送雁边愁去。闲记取。
又难得、莼乡旧约都俊侣。浑忘尔汝。
有象简朝天,鹖冠隐市,此夕赏心遇。
算嬴得,一瓣炉香同炷。白云遥识心苦。
春风池水干卿事,匿笑尽凭傍妒。扶醉住。
幸犹是、同盟鸥鹭今起舞。无人与语。
待远唤银蟾,低搴筠箔,三影共尊俎。
深沉院宇,看几茎叶展,空翠当户。
密密疏疏,瑟瑟萧萧,寻到绿天深处。
心心心事愁重叠,有百结、丁香同苦。
更瘦尖、添染红情,唤是美人知否。
听到砌蛩声和,灯寒酒冷候,一倍凄楚。
最忆黄昏,赋了秋声,梦醒不关风雨。
流萤梭织圆阴里,又依约、扇罗兜住。
怕临窗、更种梧桐,切切和伊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