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入溪水静,寻真此亦难。
乃知沧洲人,道成仍钓竿。
漾楫乘微月,振衣生早寒。
纷吾成独往,自速耽考槃。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旷然心无涯,谁问容膝安。
日入溪水静,寻真此亦难。
乃知沧洲人,道成仍钓竿。
漾楫乘微月,振衣生早寒。
纷吾成独往,自速耽考槃。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旷然心无涯,谁问容膝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修道成就的向往。开篇"日入溪水静,寻真此亦难"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探索的艰难,也反映出他对于外部世界的超然。"乃知沧洲人,道成仍钓竿"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修炼之人的敬仰。
"漾楫乘微月,振衣生早寒"中,"漾楫"指的是小船在水面上滑行,"乘微月"则是借助微弱的月光,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泛舟的景象。"振衣生早寒"则表现出清晨的凉意,增添了一种孤寂之感。
接下来的"纷吾成独往,自速耽考槃"中,"纷吾"即是诗人自己的代称,这两句表达了他决心独自前行,致力于修炼的坚定意志。"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则是说已经摆脱了世间的纷扰,与高处之人共同观赏天地万物。
最后两句"旷然心无涯,谁问容膝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没有边际的自在,这种境界是旁人难以理解的。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琳宫古崔嵬,独㨿山胜绝。
天光垂帝座,照耀金碧色。
修廊接层崖,俯目视深泽。
阴阴木叶暗,石削苍壁冽。
流泉出嵌空,六月洒飞雪。
平生功名谋,洗我肝肺热。
同游得幽人,再拜摩断碣。
兴亡见唐汉,高爽了吴越。
更拟穷幽探,驰景忽西灭。
积尘而有身,身为尘所隔。
相驱故相苦,茫茫日煎迫。
随身小照子,出入巾笥侧。
听汝告其诚,为我通颜色。
有泉竭自中,津津不知歇。
有碗触手碎,英英护其缺。
全力敌光阴,输此寸茎白。
黑白变化间,白多岂胜摘。
一叶落知秋,风林坐萧摵。
气候命之然,不霜焉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