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打春牛歌三阕·其三》
《打春牛歌三阕·其三》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彩鞭三尺五色丝,众手打牛牛负犁。

方相前导蒙熊皮,长官后殿饶威仪。

玉骝蹀躞行且嘶,风轻紫陌扬旌旂。

道旁观者谁与谁,八十老翁三岁儿。

众中熟视牛焉之,隙驹野马纷交驰。

绕城三匝归乎来,慎勿近前官吏笞。

(0)
鉴赏

这首明代成鹫的《打春牛歌三阕(其三)》描绘了古代春耕时节,人们以打春牛的形式祈求丰收的场景。诗中运用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热闹非凡的民俗活动。

开篇“彩鞭三尺五色丝,众手打牛牛负犁”,以“彩鞭”和“五色丝”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气氛,众人合力打牛,牛背负犁,预示着新一年的农事即将开始,充满希望与期待。

接着“方相前导蒙熊皮,长官后殿饶威仪”,方相(古代驱鬼逐疫的神)身披熊皮,作为前导,长官则在后面,威仪庄重,体现了仪式的神圣与秩序。

“玉骝蹀躞行且嘶,风轻紫陌扬旌旂”,描绘了骏马在轻风中行走,马蹄声与嘶鸣交织,旗帜在紫色的大路上飘扬,展现出一幅壮观的景象。

“道旁观者谁与谁,八十老翁三岁儿”,描述了道路两旁围观的人群,从老到幼,各年龄段的人都参与其中,体现了民俗活动的广泛参与性和社会凝聚力。

“众中熟视牛焉之,隙驹野马纷交驰”,众人注视着牛的行动,仿佛在观察每一匹马的动态,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最后,“绕城三匝归乎来,慎勿近前官吏笞”,表达了对牛的尊重,提醒人们不要靠近,以免受到官吏的责罚,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遵守和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春耕仪式的热闹与庄重,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社会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花枝归客园花似笑似怜又似有所思诗以解之·其二

倾盖持携却甚真,莫嫌多事转相嗔。

纵留此地应谁主,五夜微芳独懊春。

(0)

上元后二日雪霁得月江舟漫兴·其三

月趁春来雪共浮,深宵肃景尚疑秋。

寒光拂水纷难定,霜谷飞泉冻不流。

(0)

痛兄三绝·其一

昨夜南杓坠鸟星,柳注霜飞翼雨零。

池毛已落人间影,张素空留天上形。

(0)

过采石吊李白墓四首·其一一快其遇知章也

英豪相视一杯中,笑向金銮顾紫宫。

貂作当年知己具,靴留千载侍臣风。

(0)

三月三十夜与承之偕二兄小酌计春已去十有三日议各取平上去入之十三韵为五绝以纪事上平十三

六载风光不系跟,逢春能几见家园。

相怜何事轻相失,花木凄然亦与喧。

(0)

宛在堂中即事·其六

在水之中搆室,开窗于北高眠。

何知汉与魏晋,自谓无怀葛天。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