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鲁卿之九江》
《送鲁卿之九江》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归自潇湘方半月,挑灯酌酒又分襟。

挂帆秋晚江湖客,握手岁寒松柏心。

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炉峰湿翠千寻。

西风远想登临处,日日携琴日日吟。

(0)
翻译
刚刚从潇湘之地归来半月有余,挑灯对酒又与友人依依惜别。
在秋夜的江面上扬帆的旅人,寒冬时节握手相谈,心意如松柏般坚定。
湓浦江水清澈如一脉,香炉峰被雨水打湿,翠绿的山色直入云霄。
每当西风吹起,我总会想起那登高望远的地方,每日携着琴,吟唱不已。
注释
归:返回。
潇湘:古代地区名,今湖南一带。
半月:半个月。
挑灯:点燃灯火。
酌酒:倒酒。
分襟:告别时拉衣襟的动作,表示离别。
挂帆:扬帆出航。
江湖客:泛指在外漂泊的人。
岁寒松柏心:比喻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坚定的意志。
湓浦:地名,在江西九江附近。
一派:一片,形容水流。
香炉峰:庐山的著名山峰。
千寻:极言山峰之高。
西风:秋风。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或怀念某地。
日日:每天。
携琴:带着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创作的《送鲁卿之九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鲁卿离别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想象。首句“归自潇湘方半月”写鲁卿刚从潇湘之地归来,时间跨度虽短,但诗人的情感却已积淀深厚。次句“挑灯酌酒又分襟”描绘了两人在夜深人静时依依惜别的情景,借酒浇愁,互诉衷肠。

“挂帆秋晚江湖客”以江上行舟的景象寓言鲁卿即将开始的新旅程,暗示旅途的艰辛与未知。“握手岁寒松柏心”则以松柏比喻鲁卿坚韧不屈的品格,希望他在逆境中保持高洁情操。接下来,“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炉峰湿翠千寻”描绘了九江的山水之美,寄寓着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西风远想登临处,日日携琴日日吟”表达了诗人对鲁卿在异地的思念,想象他每日都能在美景中弹琴吟诗,生活充满诗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和陶还旧居

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

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

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

鹅城亦何有,偶拾鹤毳遗。

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

大儿当门户,时节供丁推。

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

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

(0)

丙子重九二首·其二

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

馀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

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

此水与此人,相追两沄沄。

老去各休息,造化嗟长勤。

佳哉此令节,不惜与子分。

何以娱我客,游鱼在清濆。

水师三百指,铁网欲掩群。

获多虽一快,买放尤可欣。

此乐真不朽,明年我归耘。

(0)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四

幽人白骨观,大士甘露灭。

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

真源未纯熟,习气馀陋劣。

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

(0)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其一

缥缈营丘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

迩来一变风流尽,谁见将军著色山?

(0)

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

伛偻山前叟,迎我如迎新。

那知梦幻躯,念念非昔人。

江湖久放浪,朝市谁相亲。

却寻泉源去,桃花应避秦。

(0)

元丰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得与徐君卿供奉、蟾知客东阁道话久之

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

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