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藏头角耸摩天,玉马嘶风曲调全。
却向大洪山顶上,一声惊散野狐禅。
昂藏头角耸摩天,玉马嘶风曲调全。
却向大洪山顶上,一声惊散野狐禅。
这首诗以“观大洪淳公送觉上人颂演为四首”之其二为题,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哲理的独特感悟。
首句“昂藏头角耸摩天”,以“昂藏”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形象地描绘了大洪山顶的雄伟景象,同时暗含着一种挺拔不屈的精神气质。“玉马嘶风曲调全”,则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想象一匹玉马在风中嘶鸣,其声音悠扬而充满韵律感,仿佛整个山谷都被这和谐的旋律所填满。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接下来,“却向大洪山顶上”,转折笔触,引出诗中的主角——“一声惊散野狐禅”。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也是对主题的升华。通过“一声”惊动了山间的野狐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禅宗的哲理相联系,寓意深远。野狐禅在这里象征着世俗的杂念或内心的困惑,而那一声,可能是来自内心深处的觉醒,也可能是外界某种启示,使得原本沉寂的心灵得以振作,摆脱了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解放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美好愿望。
汗血驾鼓车,何从致千里。
纷纷糟曲间,欲试贤公子。
君家江南英,濯足沧浪水。
却渡旧黄河,涨沙埋马耳。
由来付造物,倚伏何穷已。
当念楚子文,三仕无愠喜。
君先鲁东家,门户照千古。
文章固应尔,须鬣馀似处。
虽非蒙倛状,尚肖历国苦。
诵书口澜翻,布谷杂杜宇。
十年困奔走,栉沐饱风雨。
吾道其非邪,野处岂兕虎。
灞陵闲老将,柏直口尚乳。
自君兄弟还,鼎立知有补。
蓬山耆旧散,故事谁删去。
来迎冯翊传,出饯会稽组。
吾犹及前辈,诗酒盛册府。
愿君倡此风,扬觯斯杜举。
蒜山渡口挽归艎,朱雀桥边看道装。
供帐已应烦百两,击鲜毋久溷诸郎。
问禅时到长干寺,载酒闲过绿野堂。
此味只忧儿辈觉,逢人休道北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