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乾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
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
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宿雨初乾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
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
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王适上元夜二首(其二)》。诗人通过描述雨后城市的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了对家乡和亲情的深深思念。首句“宿雨初乾试火城”,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城市,人们开始点灯取暖的场景。接着,“端居无计伴游行”表达了诗人独处的寂寥,没有出游的伴侣。
“厌看门外繁星动”,诗人感到厌倦了门外闪烁的星光,转而向往僧窗内的一点灯火,暗示出他对平静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僧侣生活的想象。“老罢逢春无乐事”,诗人感叹年华老去,即使春天来临也没有多少欢乐可言。夜晚梦回,孤枕难眠,更增添了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诗人因为佳句触发了对故乡樊口的思念,一封家书在他心中比千金还要珍贵,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挂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感慨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秋风下南国,江上来飞鸢。
江头估客几千辈,其中别有东吴船。
吴儿解作吴中曲,扣舷一唱悲歌续。
乍回别鹤下重云,一叫哀猿坠深木。
曲中山水不分明,似是衡山与洞庭。
日出长风送舟去,祗留江树青冥冥。
湘山削立天之角,五岭盘纡同一握。
嵚崟七十有二峰,紫盖独不朝衡岳。
万里江天木叶稀,行人相见各沾衣。
寄言此日南征雁,一到春来早北归。
天风夜卷阴山云,吹向长空散寒玉。
纷纷乱剪白龙鳞,俄顷万里皆平陆。
崎呕道路成坦途,饥乌冻雀相追逐。
马滑踯躅不敢行,冰挂须眉肌生粟。
重裘凛冽冷如铁,冲寒手足成皲瘃。
村醪酒薄不能醉,暂避霜威栖茅屋。
欣睹十丈白峨峨,崛西一峰天外矗。
忽忆故人久契阔,扁舟拟造剡溪宿。
知君挂冠应未稳,苦吟正对阶前竹。
忆昨镫下豁醉眸,阳春佳句好三复。
君诗亦如崛西峰,傲骨崚嶒抱幽独。
郢歌今日和琼瑶,园林松石清如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