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大庐陵古,分符得秘郎。
息争民珥笔,课最米连樯。
水隔蓬山远,风凝画戟香。
少须官事了,归去玉为堂。
郡大庐陵古,分符得秘郎。
息争民珥笔,课最米连樯。
水隔蓬山远,风凝画戟香。
少须官事了,归去玉为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所作,名为《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上杨守秘书(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喜悦之情的归乡诗。
"郡大庐陵古",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作者所在的郡县历史悠久,庐陵古韵犹存;"分符得秘郎"则透露出作者因得到某种密令而感到欣喜。这里的“分符”可能是指官职或使命的象征,而“秘郎”则是对某位尊长或上级的尊称,显示了作者在仕途上的顺利和得宠。
"息争民珥笔",意指结束了争斗,用文墨来治理百姓;"课最米连樯",则表明作者在任职期间对粮食征收的考核非常严格,"米连樯"形象地描绘出粮食堆积如山的情景。
"水隔蓬山远",这里的“蓬山”可能是指实处或虚构的地理名词,表明作者即将归乡之时,心中所想的那个地方与现实环境之间存在着距离感;"风凝画戟香"则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类活动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少须官事了",表明作者已经处理完所有的公务,即将告别繁忙的仕途生活;"归去玉为堂"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玉为堂”形象地描绘出一片宁静、清雅的居住环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地理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在仕途上的得意与对归乡生活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