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上杨守秘书·其一》
《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上杨守秘书·其一》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郡大庐陵古,分符得秘郎。

息争民珥笔,课最米连樯。

水隔蓬山远,风凝画戟香。

少须官事了,归去玉为堂。

(0)
注释
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大:形容词,表示规模大。
庐陵: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郡。
古:形容词,指历史悠久。
分符:古代官员分领符节,象征权力。
得:获得。
秘郎:古代官职名。
息争:停止争斗。
民:百姓。
珥笔:手持笔,指处理文书。
课最:考核最优。
米连樯:形容粮食堆积如山。
水隔:被水隔开。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远方。
远:遥远。
风凝:风吹而不动,形容香气持久。
画戟:装饰华丽的戟,古代兵器。
少须:不久,很快。
官事了:公务结束。
归去:返回。
玉为堂:用玉装饰的厅堂,形容居所华美。
翻译
我来到古老的庐陵郡任职,获得了秘书郎的职位。
我致力于调解争端,以笔记录百姓之事,政绩卓著,粮食堆积如山。
江水阻隔,仿佛蓬莱仙境遥远,清风吹过,戟上绘饰的香气弥漫。
不久后等公务完毕,我将回归,住在美如玉的厅堂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所作,名为《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上杨守秘书(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喜悦之情的归乡诗。

"郡大庐陵古",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作者所在的郡县历史悠久,庐陵古韵犹存;"分符得秘郎"则透露出作者因得到某种密令而感到欣喜。这里的“分符”可能是指官职或使命的象征,而“秘郎”则是对某位尊长或上级的尊称,显示了作者在仕途上的顺利和得宠。

"息争民珥笔",意指结束了争斗,用文墨来治理百姓;"课最米连樯",则表明作者在任职期间对粮食征收的考核非常严格,"米连樯"形象地描绘出粮食堆积如山的情景。

"水隔蓬山远",这里的“蓬山”可能是指实处或虚构的地理名词,表明作者即将归乡之时,心中所想的那个地方与现实环境之间存在着距离感;"风凝画戟香"则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类活动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少须官事了",表明作者已经处理完所有的公务,即将告别繁忙的仕途生活;"归去玉为堂"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玉为堂”形象地描绘出一片宁静、清雅的居住环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地理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在仕途上的得意与对归乡生活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游粤秀山各园亭

朝台久荒没,作景各为区。

地主无南武,园亭有大夫。

松涛惊耳湿,花气入胸腴。

独怪峰峦在,依然古画图。

(0)

与西宁明府王可亭对奕

不可迷当局,安危不易终。

用奇留劫外,得算在心中。

漠漠孤亭雨,微微一径风。

以兹托幽意,馀橘照人红。

(0)

赤婴母·其六

鹤禁铜蠡昼不扃,沉香烟底掣金铃。

霞冠忽散葳蕤锁,莲舌轻弹般若经。

五色卿云衣上覆,九重仙露酒初醒。

年来花梦殊萧索,不见张华入内庭。

(0)

后归兴诗

南北神州竟陆沉,六龙潜幸楚江阴。

三河十上频炊玉,四壁无归尚典琴。

蹈海肯容高士节,望乡终轸越人吟。

台关倘拟封泥事,回首梅花塞草深。

(0)

留都春事

言禽初选树,稚蝶亦开丛。

穷海无来信,长天有去鸿。

担簦仍作客,服药未还童。

不及庭前杏,春来烂熳红。

(0)

寒食吟

去年寒食日南天,今年寒食石城边。

一年相去九千里,明年况复在燕然。

只留四百峰头月,夜夜猿啼蕙帐前。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