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双桐向所有,因循枯一成独树。
秋夜春朝失侣阴,认巢好鸟徘徊去。
老干吟风似作悲,团叶无心菶承露。
树犹如此人何堪,爰命郭橐为补足。
佳荫依然罨绿窗,相得乍喜矧相妒。
未必人心似树然,世间云雨纷新故。
倚桐无语立斯须,彷佛廿年前觅句。
瀛台双桐向所有,因循枯一成独树。
秋夜春朝失侣阴,认巢好鸟徘徊去。
老干吟风似作悲,团叶无心菶承露。
树犹如此人何堪,爰命郭橐为补足。
佳荫依然罨绿窗,相得乍喜矧相妒。
未必人心似树然,世间云雨纷新故。
倚桐无语立斯须,彷佛廿年前觅句。
此诗以“补桐书屋作”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弘历之手。全诗通过对一棵孤桐的描绘,寓含了深沉的人生感慨与哲理思考。
首联“瀛台双桐向所有,因循枯一成独树”,开篇即以对比手法,描绘了瀛台上原本成对生长的双桐,如今只剩下一棵枯萎的景象,暗示了物是人非、繁华落尽的沧桑感。
颔联“秋夜春朝失侣阴,认巢好鸟徘徊去”,进一步描写这棵孤桐在四季更迭中失去了伴侣,好鸟不再栖息,象征着孤独与寂寞。同时,“徘徊去”三字生动地刻画出好鸟不愿离去却又无奈的矛盾心理,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颈联“老干吟风似作悲,团叶无心菶承露”,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孤桐的老干比作吟唱悲歌,团叶则仿佛无意间承接露珠,形象地表达了孤桐在风雨中的哀愁与坚韧。
尾联“树犹如此人何堪,爰命郭橐为补足”,诗人借由孤桐的现状,发出“树犹如此人何堪”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易逝、岁月无情的深深忧虑。最后,“佳荫依然罨绿窗,相得乍喜矧相妒”两句,描绘了补植新桐后,绿荫依旧覆盖窗户的情景,既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也暗含了对新旧事物更替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通过孤桐的形象,不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变迁的感慨,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