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霁色养花天,近夏鞭霆雨沛然。
说与农人勤贮水,行看绿雾涨平田。
一春霁色养花天,近夏鞭霆雨沛然。
说与农人勤贮水,行看绿雾涨平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农村景象。"一春霁色养花天",春天的晴朗天气孕育了花朵的生长,而"近夏鞭霆雨沛然"则表现出即将到来的夏季,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这两句勾勒出了时间的转换和自然界的丰富情趣。
接下来的"说与农人勤贮水",诗人提醒农民要积极储备水资源,这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对水源依赖的情况,以及对未来天气变化的预见。最后一句"行看绿雾涨平田"则描绘了诗人漫步观赏到田野中绿色的雾气升腾,平坦的田地因为水分充足而变得湿润,这种景象既美化了农村生活,也显示了大自然的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春夏交替时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体悟。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充分展示了宋代词人的艺术风格。
秋在湖楼正可过,扁舟窈窕逐菱歌。
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
已是高人难会聚,矧逢佳节共吟哦。
明朝此集喧城市,应说风流似永和。
人墨两相磨,此语昔贤叹。
平生几两屐,何用积不散。
未忘文字耳,四宝且同案。
陶泓有润泽,毛颖称词翰。
论交楮先生,相厚不相贯。
直须造玄默,乃可发三粲。
南山太古松,盈壑凌霄汉。
煤珠贵轻远,胶结要坚捍。
脩圭及圆饼,脱手千金焕。
寄君亦何意,往作文房伴。
君子万卷读,胸次春冰泮。
翻水即千篇,烨若云锦烂。
猎华将食实,以道自澡盥。
当年伏蒲疏,慨欲排世难。
民瘼今益深,山谷宁可玩。
请君携此宝,慎勿比医炭。
恭惟上隆宽,缮写臣谨按。
当从黝然处,凛有光芒观。
继君诸皇祖,勋德侑清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