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萧萧江岸秋,长天独月向西流。
离钩三寸无人道,笑倚兰桡自点头。
芦苇萧萧江岸秋,长天独月向西流。
离钩三寸无人道,笑倚兰桡自点头。
这首诗以芦苇、江岸、秋月和禅师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首句“芦苇萧萧江岸秋”以芦苇的萧瑟与江岸的秋色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次句“长天独月向西流”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广阔的天空,一轮明月孤独地挂在天边,似乎在缓缓西移,增添了诗的动态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离钩三寸无人道”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禅师的智慧比作离钩三寸,暗示其深不可测,即便是智者也难以完全理解。这不仅展现了禅师的高深境界,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领悟和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笑倚兰桡自点头”,通过禅师的动作描写,赋予了人物生动的形象。他笑倚着船桨,自顾自地点着头,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禅师内心的平静与自在,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宗思想中追求内心宁静、超越世俗的意境,以及诗人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赞美。
又向夔城去,知难动旅魂。
自非亡国客,何虑断肠猿。
滟滪分高仞,瞿塘露浅痕。
明年期此约,平稳到荆门。
给事为郎日,青溪醉隐衔。
冰池通极浦,雪径绕高岩。
珠玉砂同弃,松筠草共芟。
帝图忧一失,臣节耻三缄。
代有王陵戆,时无靳尚谗。
定应标直笔,宁为发空函。
雾黑连云栈,风狂截海帆。
石梯迎雨润,沙井待潮咸。
蜡屐青筇杖,蓝舆白罽衫。
应劳北归梦,山路正巉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