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声诗·其二杖声》
《十二声诗·其二杖声》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隔溪微送响,一一入徘徊。

声向静中得,客从何处来。

谷兼山屐应,路带楚吟回。

渐觉过桥疾,多应落日催。

(0)
鉴赏

这首《十二声诗(其二)杖声》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杖声在溪流与山谷间流转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隔溪微送响”,以“微”字点出声音的轻柔,仿佛是溪水在远处轻轻摇曳,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宁静的基调。接着,“一一入徘徊”则将这种声音具象化,仿佛每一声响都带着一丝犹豫和徘徊,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声向静中得,客从何处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声音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了声音在寂静中的独特存在,同时也引出了“客”的形象,暗示着远方有人或物正缓缓接近,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谷兼山屐应,路带楚吟回。”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谷与行人的脚步声相呼应,仿佛山谷也在低声吟唱,与行人的思绪共鸣。同时,“楚吟”一词借用了古代楚地的诗歌传统,增添了一份文化韵味。

最后,“渐觉过桥疾,多应落日催。”这两句描绘了声音逐渐加快,似乎是在追赶时间的脚步,而这一切都在夕阳的余晖中进行,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紧迫感,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结束或是新的开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杖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石头感古

夷甫诸人者,龟趺已故丘。

但能挥玉麈,不解冠兜鍪。

正朔从江左,经营仅石头。

中原虽可望,不忍上层楼。

(0)

紫菊

秋野閒花是绣铺,佳名得自北人呼。

若教尼父当时见,应恶纷纷色乱朱。

(0)

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作·其四

旌心白水是前因,觑浴何曾许别人?

煎得兰汤三百斛,与君携手祓征尘。

(0)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三

陌上花开花信稀,楝花风暖飏罗衣。

残花和梦垂垂谢,弱柳如人缓缓归。

(0)

九日黄·其一

露丛花发例皆迟,异品敷金不诡随。

应节及时真可爱,登高且把泛瑶卮。

(0)

摇挨遍/采莲令

南邻幄丹宫,赤伏显符记。

朱陵曜绮绣,箕翼炯、瑞光腾起。

每岁秋分老人见,表皇家、袭庆迎祺。

天子当膺,无疆万岁。北窥玄冥,魁杓拥佳气。

长拱极、终古无移。论南北东西。相直何啻千万里。

信难计。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