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作·其四》
《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作·其四》全文
清 / 柳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旌心白水是前因,觑浴何曾许别人?

煎得兰汤三百斛,与君携手祓征尘。

(0)
翻译
以白水清洗心灵是过去的约定,看谁能共享这沐浴的机会呢?
我煎煮了足足三百斛的兰花汤,愿与你携手一起洗去征途上的风尘。
注释
旌心:比喻心灵的洁净。
白水:象征纯洁或清静。
前因:指先前的约定或承诺。
觑浴:看谁能享受这份沐浴。
许别人:允许其他人参与。
煎得:熬制。
兰汤:用兰花泡制的汤,象征高雅或洁净。
三百斛:极言数量多,表示诚意。
携手:共同行动。
祓:祛除。
征尘:旅途中的疲惫和尘埃,象征艰辛劳顿。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旌心白水是前因"一句,以"旌心"比喻心中的志向或愿望,"白水"象征纯洁无瑕,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事物的执着和追求,并暗示这种追求源远流长,是由过去的某些原因所驱动。紧接着"觑浴何曾许别人?"一句,则显露出诗人对这份追求的独特性和专属于个人的私密感,似乎在强调这一愿望不曾与他人分享。

接下来的"煎得兰汤三百斛",则是具体描绘了某种仪式或行为,这里的"兰汤"可能指的是一种药剂或香料,而"三百斛"则表明数量之多,暗示这是一次盛大的准备或祭祀活动。最后"与君携手祓征尘"一句,则是诗人向某位尊敬的人物表示愿意共同参与这一仪式或行为,并且希望能够一起除去世间的污秽和束缚,达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过往记忆的回顾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笔法,更透露出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心灵纯净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柳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留宿会饮作诗饯行

薛侯本贵胄,射策一矢中。

金兰托平生,瓜葛比诸从。

数面尚成亲,况乃居连栋。

交游及父子,讲学连伯仲。

奴人通使令,孩稚接戏弄。

相怜负米勤,同力采兰供。

每持君家书,平安觑款缝。

秦人与吾炙,忧乐一体共。

释之廷尉曹,微过成系讼。

从此张长公,不肯为时用。

丘阿无梧桐,曲直不在凤。

生涯谷口耕,世事邯郸梦。

自君抱忧端,酒碗未忍嗅。

高秋自南归,意气稍宽纵。

黄花尚满篱,白蚁方浮瓮。

私言助燕喜,且莫戒辎重。

霜风猎帷幕,银烛吐螮蝀。

密坐幸颇欢,剧饮宁辞痛。

疏钟鸣晓撞,小雨作寒霿。

厩马萧萧鸣,征人稍稍动。

九衢槐柳中,纵缓青丝鞚。

朱楼豪士集,红袖清歌送。

河鲤献鲙材,江橙解包贡。

蟹擘鹅子黄,酒倾琥珀冻。

举觞遥酌我,发嚏知见颂。

行行鞭箠倦,短句烦屡讽。

(0)

南康席上赠刘李二君

伯伦酒德无人敌,太白诗名有古风。

浪许薄才酬大雅,长愁小户对洪钟。

月明如昼九江水,天静无云五老峰。

此赏不疏真共喜,登临归兴尚谁同。

(0)

戏咏子舟画两竹两鸲鹆

风晴日暖摇双竹,竹间相语两鸲鹆。

鸲鹆之肉不可肴,人生不材果为福。

子舟之笔利如锥,千变万化皆天机。

未知笔下鸲鹆语,何似梦中胡蝶飞。

(0)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其十四

少小尚狷介,与人常不款。

置身稍雍容,遇酒辄引满。

自是鹤足长,难齐凫胫短。

(0)

送高士敦赴成都钤辖二首·其一

玉钤金印临参井,控蜀通秦四十州。

日下书来望鸿雁,江头花发醉貔貅。

巴滇有马驹空老,林箐无人叶自秋。

能为将军歌此曲,鸣机割锦与缠头。

(0)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二

钓筑收贤辅,天人与圣能。

辉光唐六典,度越汉中兴。

百世神宗庙,千秋永裕陵。

帝乡无马迹,空望白云乘。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