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招提隐乱峰,苍茫岂复辨君钟。
春含未得黄鹂报,路转唯寻白鹿踪。
庵在月边长不锁,兴来天外忽相逢。
山人莫笑衣冠客,亦有鸿来待赁舂。
数百招提隐乱峰,苍茫岂复辨君钟。
春含未得黄鹂报,路转唯寻白鹿踪。
庵在月边长不锁,兴来天外忽相逢。
山人莫笑衣冠客,亦有鸿来待赁舂。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象和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数百招提隐乱峰"一句,展现了诗人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寻找隐居之所的情景,"苍茫岂复辨君钟"则是说这些山中不再有古代君王留下的痕迹,只剩下悠远的自然风光。
接下来,"春含未得黄鹂报"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但还没有听见黄鹂鸟鸣声,预示着季节更迭和生命更新。"路转唯寻白鹿踪"则是诗人在曲折的山路上追寻传说中的仙鹿,象征着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庵在月边长不锁"描绘了一座寺庙位于月光下的宁静环境,而"兴来天外忽相逢"则是诗人在这种超然物外的情境中偶遇知音,体现了对心灵交流的向往。
最后,"山人莫笑衣冠客"劝诫世间的人不要嘲笑那些山中隐士,而"亦有鸿来待赁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也持开放态度,愿意等待着真正的求知者前来讨教。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野与尘世、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垤鹳何翩翩,颇与鹤同类。
秦人罗致之,怜爱无不至。
固无警露姿,实有乘轩贵。
羽毛已鲜泽,习性亦骄恣。
秦人既鹤呼,鹳亦鹤自谓。
忽逢浮丘伯,借之乘谒帝。
长鸣玉陛前,帝怪鹳音异。
敕令击杀之,下充膳夫馈。
浮丘报秦人,秦人方自愧。
为诫畜禽家,畜禽辩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