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天秋水净无瑕,极目东南感慨赊。
心体本来包四海,相如词赋为谁誇。
黏天秋水净无瑕,极目东南感慨赊。
心体本来包四海,相如词赋为谁誇。
此诗《登岳阳楼》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描绘了诗人站在岳阳楼上远眺秋水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
首句“黏天秋水净无瑕”以“黏天”形容秋水之广袤,与天空相连,展现出一幅浩渺无垠的画面;“净无瑕”则赞美了秋水的清澈纯净,没有一丝杂质,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这一句通过视觉上的宏大与感官上的纯净,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次句“极目东南感慨赊”则转而表达诗人的情感。在广阔的视野中,诗人将目光投向东南方向,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感慨。这里的“感慨赊”意指感慨之深,难以轻易表达,暗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可能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可能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后两句“心体本来包四海,相如词赋为谁誇”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的心灵本应包容万物,如同四海之大,不应局限于个人的喜怒哀乐。这里引用司马相如的词赋,可能是在借古喻今,强调文学创作应当超越个人,反映更广阔的社会和人类情感,而非仅仅为了夸耀个人才华。这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文学创作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情怀。
经帷亲见犯天颜,口伐何劳抗可汗。
故国应悲周黍稷,遗黎犹识汉衣冠。
殊邻谍报终难测,累岁要盟恐易寒。
驰至金城上方略,始知颇牧在金銮。
敢谓封伦据此床,幸从科级绍馀芳。
紫薇继直中书省,丛桂犹为同舍郎。
太史书传得杨恽,渭阳情厚为秦康。
外家宅相君馀事,鱼目何堪比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