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初,修禊事。少长咸集,群贤毕至。
数树松花,一溪流水。
知惭愧底足以畅叙幽情,无摸索底正好顿张意气。
暮春初,修禊事。少长咸集,群贤毕至。
数树松花,一溪流水。
知惭愧底足以畅叙幽情,无摸索底正好顿张意气。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暮春时节修禊活动的场景。"暮春初,修禊事"点明了时间背景,"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展现出聚会的热闹与人才济济。"数树松花,一溪流水"则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清新高雅的氛围,暗示参与者在此洗涤心灵,寻求精神上的交流。
"知惭愧底足以畅叙幽情",强调在这样的场合,人们可以放下矜持,坦诚相待,尽情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摸索底正好顿张意气",则鼓励大家在相互理解与支持中提振精神,激发昂扬的志气。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交流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追求。
海雨净炎歊,昏星换斗杓。
天开青杳霭,帝返赤飘摇。
历览龙宫迥,跻攀鸟道遥。
碧筒通露饮,白雪度云谣。
列岫疑看画,泠风讶奏箫。
竹深凉气早,苔密露痕饶。
祇树栖驯鸟,禅枝咽暝蜩。
园红将下叶,海白欲归潮。
北阙休通籍,东林喜见招。
栖迟心石古,衰飒鬓蓬凋。
失路孤生感,观空万虑消。
漫游聊取醉,何必蹑洪乔。
福地邻三岛,朋簪盍二难。
逢秋能作赋,见月即同看。
地迥青天近,波澄碧海宽。
流辉初熠熠,载魄正团团。
桂影浮山殿,珠光射石栏。
风来金气肃,河泻玉津寒。
捣药深凭兔,吹箫或驾鸾。
沾衣垂露叶,散步倚云峦。
醉饮徒倾倒,神游极汗漫。
自然超世累,何必上天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