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东有一境,号曰罗汉门。
此地称粤区,贼伺为巢屯。
陂头既败北,兔窟营孔殷。
爰集三千旅,旌旂飏风云。
伊谁献此策,苏逆计超群。
扬威齐奋武,一战弃甲奔。
乃复持两端,擒渠约官军。
嗟嗟苏大哥,狡猾犹如鼢。
原来豆变子,众唾不堪闻。
县东有一境,号曰罗汉门。
此地称粤区,贼伺为巢屯。
陂头既败北,兔窟营孔殷。
爰集三千旅,旌旂飏风云。
伊谁献此策,苏逆计超群。
扬威齐奋武,一战弃甲奔。
乃复持两端,擒渠约官军。
嗟嗟苏大哥,狡猾犹如鼢。
原来豆变子,众唾不堪闻。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的一次军事行动,详细叙述了罗汉门地区的战事。诗中首先介绍了罗汉门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指出这里是贼寇的聚集地。接着描述了陂头战役的失败,以及兔窟营的紧张局势,军队集结了三千人马,旗帜飘扬如云。
诗人赞扬了一位献策者,称其智谋过人,成功解救了苏逆,使军队士气高涨,最终大获全胜。然而,苏逆狡猾异常,竟然在战斗后选择投降,与官军达成协议。诗人对苏逆的狡猾表示讽刺,将其比作鼠类,表达了对其行为的不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善恶交织的一面。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