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将花甲,到而今、旧梦那堪回忆。
去日苦多来日少,竟把韶华抛弃。
辛味都尝,丁年早过,老尚谋生计。
期颐纵享,劳劳惟问何趣。
只道文字招魔,聪明妨命,蹭蹬归天意。
不信无才如我辈,造物也还相忌。
世尽言愁,仆原抱恨,难禁悲中涕。
疮痍满目,时艰谈甚经济。
瞬将花甲,到而今、旧梦那堪回忆。
去日苦多来日少,竟把韶华抛弃。
辛味都尝,丁年早过,老尚谋生计。
期颐纵享,劳劳惟问何趣。
只道文字招魔,聪明妨命,蹭蹬归天意。
不信无才如我辈,造物也还相忌。
世尽言愁,仆原抱恨,难禁悲中涕。
疮痍满目,时艰谈甚经济。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作《百字令·感愤》是潘榕所作,表达了作者步入老年后的感慨与无奈。词人感叹时光飞逝,青春不再,曾经的梦想难以追忆,过去的日子苦多而未来日短,他已将宝贵的青春岁月虚度。词中流露出对生活的艰辛和谋生的忧虑,即使到了高龄仍需为生计奔波。
作者深感文字生涯的困扰,认为聪明才智反而妨害了自己的命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此心有不甘。他自嘲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得到命运的眷顾,暗示造物主对他有所偏见。在世事纷扰、人心愁苦的时代,他更感到悲伤,无法逃避现实的困厄,国家和社会的疮痍让他无暇顾及经济之道。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又有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展现了作者在晚年的感伤与无奈。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
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
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夫子文章伯。
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
是日江上同云开,天门淡扫双蛾眉。
江从慈母矶边转,潮到然犀亭下回。
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抔土。
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
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
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
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亦徒尔。
杯底空馀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
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