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凌霄台玩月》
《中秋凌霄台玩月》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福地邻三岛,朋簪盍二难。

逢秋能作赋,见月即同看。

地迥青天近,波澄碧海宽。

流辉初熠熠,载魄正团团。

桂影浮山殿,珠光射石栏。

风来金气肃,河泻玉津寒。

捣药深凭兔,吹箫或驾鸾。

沾衣垂露叶,散步倚云峦。

醉饮徒倾倒,神游极汗漫。

自然超世累,何必上天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凌霄台上赏月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超脱之感。首先,诗中提到的“福地邻三岛,朋簪盍二难”以神话般的语言描绘了赏月之地的非凡之处,仿佛是人间仙境,与世隔绝,只有挚友相伴。

接着,“逢秋能作赋,见月即同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对友情的珍视,无论是在秋天的季节里还是在月圆之夜,都能与朋友共同欣赏美景,分享喜悦。

“地迥青天近,波澄碧海宽”描绘了广阔的视野和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由。“流辉初熠熠,载魄正团团”则细腻地描写了月亮从初升到圆满的过程,光影交错,美不胜收。

“桂影浮山殿,珠光射石栏”通过桂树与珍珠的比喻,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华美与神秘。“风来金气肃,河泻玉津寒”则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展现了中秋之夜的清冷与庄重。

“捣药深凭兔,吹箫或驾鸾”引用古代神话中的元素,如月宫捣药的玉兔和仙人乘鸾飞翔,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幻想气息。

“沾衣垂露叶,散步倚云峦”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月光下的情景,露水沾衣,云峦为伴,充满了诗意与禅意。“醉饮徒倾倒,神游极汗漫”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状态,仿佛心灵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与升华。

最后,“自然超世累,何必上天坛”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通过赏月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烦恼的精神境界,无需追求更高的物质或精神上的追求,因为内心的满足与平静已经足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西江月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桃蹊李径已成阴。

深院莺啼人静。尘世白驹过隙,人情苍狗浮云。

不须计较谩劳神。且恁随缘任运。

(0)

傍水闲行

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

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0)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五

多少般数人,百计求名利。

心贪觅荣华,经营图富贵。

心未片时歇,奔突如烟气。

家眷实团圆,一呼百诺至。

不过七十年,冰消瓦解置。

死了万事休,谁人承后嗣。

水浸泥弹丸,方知无意智。

(0)

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珠弹繁华子,金羁游侠人。

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

(0)

赠韩退之

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

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聊翩。

鲛人远泛渔舟水,鵩鸟闲飞露里天。

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

(0)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闻君行路难,惆怅临长衢。

岂不惮险艰,王程剩相拘。

忆昨蓬莱宫,新授刺史符。

明主仍赐衣,价直千万馀。

何幸承命日,得与夫子俱。

携手出华省,连镳赴长途。

五马当路嘶,按节投蜀都。

千崖信萦折,一径何盘纡。

层冰滑征轮,密竹碍隼旟。

深林迷昏旦,栈道凌空虚。

飞雪缩马毛,烈风擘我肤。

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

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

泉浇石罅坼,火入松心枯。

亚尹同心者,风流贤大夫。

荣禄上及亲,之官随板舆。

高价振台阁,清词出应徐。

成都春酒香,且用俸钱沽。

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乘桴。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