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天王寺得王字》
《游天王寺得王字》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金门辞隐吏,宝地谒空王。

碧涧飞龙树,青山绕雁堂。

露吟萝卷幔,云卧石为床。

莫叹春归尽,天花晚更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天王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金门辞隐吏”,暗示诗人辞官归隐,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金门象征着世俗的权力与繁华,辞别金门意味着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接着“宝地谒空王”则点明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和敬仰,空王指佛,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

“碧涧飞龙树,青山绕雁堂”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天王寺周围的自然景观。碧绿的山涧中,龙树仿佛在空中飞舞,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而青山环绕着雁堂,营造出一片静谧祥和的氛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丽,也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广大。

“露吟萝卷幔,云卧石为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游览时的体验。露珠在清晨的阳光下吟唱,藤蔓轻柔地卷起窗帘,云雾缭绕中,诗人仿佛躺在石头上休息,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欣赏,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一句“莫叹春归尽,天花晚更香”富有哲理意味。春天终将过去,但正如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人生亦有盛衰起伏。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时光流逝,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如“天花晚更香”)依然可以持久。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法以及生命意义的感悟,是一首富有禅意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一枰相对漫怡神,白黑争先局局新。

不觉斧柯从此烂,甘心谁是肯输人。

(0)

望庐山二首·其二

三十年前湓浦尉,五千里外解符归。

庐山相见应相笑,为借云泉一濯衣。

(0)

晚望

久客心尝折,登楼望转迷。

风倾蘋叶乱,雨重柳条低。

未得趋金马,何当似木鸡。

细寻乡国路,愁听暝鸦啼。

(0)

庐陵乐府十首·其九

粉黛元知假,丹青岂是真。

桃花初过雨,溪水暗流春。

眼眼随云断,书书托雁频。

渔郎自迷路,狂杀武陵人。

(0)

观雨

不雨九十日,火气流郊郛。

空山渴虎兕,涸泥困龙鱼。

农事固骚屑,令人但长吁。

渺思真宰意,反复竟何如。

去岁百川溢,园田变江湖。

南民遂乏食,十九弃路衢。

那闻今秋旱,性命当无馀。

祀龙稽往法,击鼓烦群巫。

殷殷百里雷,奋自东南隅。

阴云随电合,密雨应时须。

驰驱苍黄际,惨淡气色苏。

登楼注远目,百忧聊涤除。

银浪彻平地,玉绳迷太虚。

日月洗尘坌,山川改焦枯。

法宫朝大舜,冠佩皆鸿儒。

况当礼乐新,百灵共持扶。

和气自兹肇,风雨安敢逾。

欲传千岁音,咏言愧蘼芜。

(0)

劝酒二首呈袁世弼·其一

湛湛酒杯绿,酣酣炭炉红。

佳人放玉板,拂镜照芙蓉。

四海无波澜,吾曹方宴閒。

大笑凌白日,高吟动南山。

百岁能几何,会少别离多。

少年嗟贾谊,壮士忆廉颇。

不如醉魂魄,冠巾任倾侧。

冥然逍遥乡,杳与尘寰隔。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