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
《拟古》全文
清 / 陈辉   形式: 古风

庭东一树桃,庭西数竿竹。

桃花春既秾,篱笋夏初绿。

爰有幽隐人,对之作迈轴。

桃竹向时荣,斯人甘淡薄。

饮露餍晨蔬,采摘不盈掬。

可当黄绮芝,霞炊石火熟。

可当夷齐薇,云煨青山斸。

鸿飞远冥冥,寥廓无曲局。

莫食田间粱,谁能任拘束。

所以君子修,清操常不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生活场景,通过桃与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首先,诗中以“庭东一树桃,庭西数竿竹”开篇,桃树与竹林并置,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两种不同面向:桃树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与生机,竹林则代表了四季常青的坚韧与静谧。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既要享受生命的热烈与美好,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接着,“桃花春既秾,篱笋夏初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与夏天的景象,桃花的浓艳与篱笆边初生竹笋的嫩绿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惜。

“爰有幽隐人,对之作迈轴”,诗人在此处引入了一个“幽隐人”的形象,这位隐士面对桃竹,内心充满了超脱与自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

随后,“桃竹向时荣,斯人甘淡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桃竹虽美,但诗人更欣赏“幽隐人”甘于淡泊、不为物欲所累的生活态度。这种对物质的淡然,是对心灵纯净的追求,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高度肯定。

“饮露餍晨蔬,采摘不盈掬”描绘了“幽隐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自足。他以自然之物为食,不求奢华,只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这种生活状态,正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对高尚情操的实践。

最后,“可当黄绮芝,霞炊石火熟;可当夷齐薇,云煨青山斵”两句,通过类比,进一步强调了“幽隐人”生活的质朴与高洁。黄绮芝、夷齐薇分别象征着古代隐士的美食,通过“霞炊石火熟”、“云煨青山斵”的描述,展现了这些食物的自然与纯粹,与“幽隐人”的生活状态相呼应,突出了其生活品质的高雅。

“鸿飞远冥冥,寥廓无曲局”以鸿雁翱翔天际的形象,象征着“幽隐人”追求的精神自由与广阔天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不受世俗束缚。

“莫食田间粱,谁能任拘束”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能够保持自我,不受外界约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所以君子修,清操常不辱”作为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对君子风范的崇尚。君子不仅在物质上追求简朴,在精神上更应保持高洁,不受世俗污浊所玷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桃竹、隐士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它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歌,更是一首对高尚人格的颂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陈辉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已遂悉次其韵·其一一东

春到园林著几丛,春光俄在有无中。

成阴易满千围绿,有恨难留一点红。

天女散来都不著,封姨庇后已归空。

所经节候成追忆,二十四番花信风。

(0)

米仲诏光禄柬来称园花盛开以卧病不能往赏命围丁以海棠红藜花枝见贻予适与乡友小饮斋中因赋·其二

籍隶东皇是素姬,新装别出半酡时。

垂垂未散风前粉,澹澹初匀雨后脂。

折向名园春乍泄,簪来衰鬓帽从欹。

莫愁白燕径相讶,醉里芳魂恋转痴。

(0)

送尚玺王烟客存问周府

玺书初下紫宸朝,嵩雒山川路不遥。

雪赋定从梁苑就,桂丛宁为小山招。

韦贤相业家声旧,摩诘诗中画意饶。

最是主恩隆仄席,吴门未遗滞星轺。

(0)

生日偶成酬韩孟郁见赠

忽忽流光五十驰,是非真觉逐年知。

所经荣贱都非我,误绊风尘好为谁。

蒲柳未秋零已早,菊松有约赴难期。

与君且醉他乡酒,莫遣繁忧上鬓丝。

(0)

喜潘冂卿陈给谏同时还里

三年冷署滞缁尘,同寺黄门幸接邻。

对酒每高仙掌月,看花曾共汉宫春。

扁舟渐觉烟蓑稳,双骑欣逢昼锦新。

一水怀人非远道,可能同采暮江蘋。

(0)

哭黄逢一

薄游曾共帝京尘,前后三年各乞身。

一见岂知成永诀,相期疑是有前因。

鹤飞尚儗归华表,龙跃何年返剑津。

云路赏音流水绝,孤琴虽在不堪论。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