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长林下,霜清落木齐。
寒流驱木马,衰草闹沙鸡。
练影摇高岸,歌声出大堤。
诗成欲有赠,红叶正堪题。
日暮长林下,霜清落木齐。
寒流驱木马,衰草闹沙鸡。
练影摇高岸,歌声出大堤。
诗成欲有赠,红叶正堪题。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傍晚的自然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日暮时分林间霜降、落叶齐飞的景象,以及寒流与衰草、歌声与红叶交织的生动画面。
首联“日暮长林下,霜清落木齐”,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日落之时,长林之下,霜气清新,落叶纷飞,整齐地铺满了地面,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颔联“寒流驱木马,衰草闹沙鸡”,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特有的景象。寒流如同奔腾的骏马,驱赶着秋意;衰草中,沙鸡在欢快地鸣叫,一动一静之间,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生机。
颈联“练影摇高岸,歌声出大堤”,则将视角转向水面与岸边。水面如练,轻轻摇曳,映照着高岸的倒影;远处,有人在大堤上放声歌唱,歌声悠扬,与自然的和谐之声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尾联“诗成欲有赠,红叶正堪题”,表达了诗人创作的冲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诗人心潮澎湃,想要留下自己的感悟与赞美,于是选择了红叶作为题诗的载体,寓意深刻,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之美,既有视觉上的壮丽,也有听觉上的和谐,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感悟。
昆吾溪边赤烟起,飞出秋江三尺水。
风胡结作青莲花,置在琉璃玉匣里。
为云为雾杳无端,晴窗但见蛟螭盘。
划江顿使沧溟倒,指日能令天地寒。
当时不遇英雄人,流落丰城春复春。
夜夜阴房吼风雨,不知何处有烟尘。
闻君作人多远期,几回望气遥相思。
华阴土拭鹈膏淬,神物出见今其时。
雪花莹莹光四注,一朵芙蓉为君吐。
愿君珍重善提携,会见为龙撇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