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
傥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
傥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夷直的作品,名为《戏唐仁烈》。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青春易逝的自知和无奈。在这里,“屠苏”指的是古代除夕吃的饺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年几偏应少”则是说岁月匆匆,青春难以长留。诗人似乎在感慨自己已经步入中年,却还未能实现某些愿望,因此在除夕之际,心中充满了不甘和不安。
"傥更数年逢此日,還應惆怅羡他人。"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若干年的预想和对比。他担忧着若再过几年,当自己回首这一天时,或许会更加感慨不已,对那些早已达成愿望的人充满羡慕之情。这里的“傥”是“倘”的简化字,意味着假设性质的“如果”。诗人通过这样的设想,强调了时间对人的打击和心灵上的落差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以及个人愿望未达成的深刻忧虑。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未来和他人的复杂情感态度。
闻道孺人发已苍,母仪妇道总非常。
幽闲德比芝兰秀,贞静心如铁石刚。
孝养姑欢朝侍膳,忧祈夫疾夜焚香。
恒随令节供先祀,每赞凶年发义仓。
道路行人资饮食,闾阎茕独举婚丧。
抚存舅氏遗孤振,表率姻家阃政良。
教子成名看衣绣,抱孙传业见飞黄。
清时锡命来丹阙,晚景承恩在画堂。
冠簇翠珠双凤结,袍明霞帔五云章。
重重禄养来方厚,杳杳仙游去忽忙。
霜落宜男凋草色,云遮婺女暗星芒。
七旬高寿生无沗,一世荣名没有光。
新冢玉埋闲永夜,穹碑山立对斜阳。
题铭太史多称颂,执绋乡人重感伤。
我亦为诗扬盛美,千秋万岁永流芳。
《挽柳御史母孺人》【明·韩雍】闻道孺人发已苍,母仪妇道总非常。幽闲德比芝兰秀,贞静心如铁石刚。孝养姑欢朝侍膳,忧祈夫疾夜焚香。恒随令节供先祀,每赞凶年发义仓。道路行人资饮食,闾阎茕独举婚丧。抚存舅氏遗孤振,表率姻家阃政良。教子成名看衣绣,抱孙传业见飞黄。清时锡命来丹阙,晚景承恩在画堂。冠簇翠珠双凤结,袍明霞帔五云章。重重禄养来方厚,杳杳仙游去忽忙。霜落宜男凋草色,云遮婺女暗星芒。七旬高寿生无沗,一世荣名没有光。新冢玉埋闲永夜,穹碑山立对斜阳。题铭太史多称颂,执绋乡人重感伤。我亦为诗扬盛美,千秋万岁永流芳。
https://shici.929r.com/shici/QkhaQ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