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三》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三》全文
明 / 钱谦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冬日荒凉淡夕晖,晨光犹喜报熹微。

潜虬自护沧江卧,退鹢仍依故国飞。

扪古齿牙惊互搰,扶头腰领恐相违。

只鸡近局关心处,却羡僧园菜把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荒凉景象,以夕阳余晖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人通过“晨光犹喜报熹微”一句,巧妙地将希望与光明的象征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在沉郁中透露出一丝温暖。

“潜虬自护沧江卧,退鹢仍依故国飞”,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潜藏的龙和退去的鹢鸟来象征事物的隐匿与回归,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

“扪古齿牙惊互搰,扶头腰领恐相违”,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心情。这里的“扪古”、“扶头”等动作,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最后,“只鸡近局关心处,却羡僧园菜把肥”,这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一只靠近围栏的小鸡和僧人菜园里的肥美蔬菜,反衬出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渴望。小鸡的“关心处”可能象征着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而对僧人菜园的羡慕,则反映了在世俗纷扰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个人命运以及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对安宁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钱谦益

钱谦益
朝代:明   字:受之   号:牧斋   籍贯:东涧老   生辰:1582—1664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猜你喜欢

竹杖

一枝苍节瘦,恰称地行仙。

不但挑诗卷,尤堪挂酒钱。

看梅敲雪落,引鹤卓苔穿。

莫近葛陂水,化龙飞上天。

(0)

鹊桥仙.春情

青林雨歇,珠帘风细,人在绿阴庭院。

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宝钗无据,玉琴难托,合造一襟幽怨。

云窗雾阁事茫茫,试与问、杏梁双燕。

(0)

朔风

小窗帘箔护重重,榾柮炉心蜕骨红。

昨夜朔风能凛冽,冰花亦结砚池中。

(0)

春云易成雨,一日几回阴。

燕湿飞犹快,花寒色更深。

邀车愁客远,盘马畏泥侵。

向晚晴光吐,西窗绿影临。

(0)

题增城进士单有明清白传家卷

清如增江水,白如白石山。

羡尔清白人,栖迟山水门。

至清不可淆,至白不可淫。

传子复传孙,一心如一辙。

山同今古色,水同今古流。

载阅清白卷,山水两悠悠。

(0)

夹竹桃花.咏题

绛彩娇春,苍筠静锁,掩映夭姿凝露。

花腮藏翠,高节穿花遮护。

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

正武陵溪暗,淇园晓色,宜望中烟雨。

向暖景、谁见斜枝处。喜上苑韶华渐布。

又似瑞霞低拥,却恐随风飞去。

要留最妍丽,须且闲凭佳句。

更秀容、分付徐熙,素屏画图取。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