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无能恰似樗,坐惊啼鸟落花馀。
边生僻性惟耽卧,纵使临池亦懒书。
用世无能恰似樗,坐惊啼鸟落花馀。
边生僻性惟耽卧,纵使临池亦懒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内心充满矛盾与无奈的文人形象,他自认无能为世所用,仿佛一棵无用的樗树,只能眼睁睁看着时光流逝,如同啼鸟飞过,落花飘零。他的性格偏僻,更倾向于沉溺于安逸之中,即使面对清池,也提不起笔墨书写,展现出一种懒散与逃避的心态。
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世无能恰似樗”将自己比作无用之木,形象地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自我认知;“坐惊啼鸟落花馀”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生命易逝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失落。“边生僻性惟耽卧”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个性与生活方式,他选择远离尘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被外界打扰;“纵使临池亦懒书”则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直接描述,即使面对美好的自然景观,也无法激起他书写的心思,表现出一种彻底的懒散与消极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内心挣扎与自我反思,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个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