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腹金龟梦正疑,琳房初诞谪仙儿。
丹传祖印百来岁,执笏归仙地震时。
火腹金龟梦正疑,琳房初诞谪仙儿。
丹传祖印百来岁,执笏归仙地震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白玉蟾所作,名为《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一代讳秉字温甫》。诗中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深邃的笔触,表达了对道教历代天师崇高修为和神秘力量的赞美。
首句“火腹金龟梦正疑”,以火能炼金、金龟比喻道家修炼之法,暗示着诗人对道家的内丹术有深刻理解。火与金在五行中相克,但这里却被用来比喻道家修炼的奇妙境界。
“琳房初诞谪仙儿”,则描绘了一种神秘的出生场景,"琳房"指的是美丽的宫殿,"谪仙儿"则是对天师之子的尊称,这里暗示着第二十一代天师温甫先生出生的非凡。
“丹传祖印百来岁”,"丹传"可能指的是道教内丹术的秘籍,"祖印"则象征着道家传承的神圣和权威。这里表明了这位天师继承了上百年来的道家真传。
最后一句“执笏归仙地震时”,"执笏"是古代官员手持文物的仪式行为,象征着尊贵与权威。"归仙"则表明天师最终回归仙界,而"地震时"则可能暗示了天师离世时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用来形容其神通广大、影响深远。
整首诗以精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对道教天师及其修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学中对于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再创造。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吁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
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
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
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
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
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
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
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
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
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
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明·高启】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频年劳吁谟,欲补千百疮。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https://shici.929r.com/shici/iuneAfK8.html
欲观汉坛符,东上缥缈峰。
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
月出太湖水,鹤鸣空涧松。
真境久寂寥,苍苔遁灵踪。
尝闻绿毛叟,变化犹神龙。
世人岂得见,偶许樵夫逢。
攀阴力易疲,探玄志难从。
归出白云外,空闻仙观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