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蓟门述·其三》
《蓟门述·其三》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道逢老边卒,白发两垂颐。

不避五兵锋,向予重致词。

片言欲出口,双泪惨涟洏。

次第吐边情,一一三嗟咨。

赢卒当雄关,茕茕命如丝。

饷饩虽有常,粗粝不可炊。

仓庾隔数舍,两斛月所糜。

强者力负归,弱者易铢锱。

市贾谁欲售,竟为廪人资。

旧积与新征,交并眩所司。

陈陈恨相因,循弊无已时。

属夷时近关,仓皇势莫支。

外以助虏奸,内以邀重贻。

拂意戕逻卒,王制辄见縻。

将吏畏简书,徒增抚赉资。

即殚战士膏,莫逆猾虏姿。

爰立樵采法,以饰赋敛基。

公私倘各遂,樵采亦其宜。

乃今则不然,岁岁徒伤悲。

枵腹出关去,目昏神尤萎。

或返或见俘,吉凶难预期。

哭声应斧声,山风转凄其。

束薪未满额,公庭惧鞭笞。

侯门妻与母,对语情弗持。

尚谓官家饷,足疗数口饥。

妇人处闺阁,时艰奚能知?

寥寥升斗间,凋耗讵有差?

既均偿马金,充薪亦在兹。

沟壑立可待,十户九仳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戚继光所作的《蓟门述》第三篇,反映了边关士兵的生活困境和战事的残酷。诗中通过与一位老边卒的对话,描绘了边关士兵在战争中的艰辛生活。

老边卒形容自己年老体衰,面对战争的威胁却依然坚守岗位,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痛苦。他提到士兵们在雄关险地生活,食物供应虽有保障,但粗劣难食;仓库物资稀缺,每月只能分得少量粮食。强壮的士兵勉强能够负粮而归,而虚弱的士兵则因无力负担而易物求生。市场上的货物无人问津,最终成为粮仓的收入来源。边防军的积蓄与征税交织在一起,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士兵们苦不堪言。

诗中还提到了夷人趁机作乱,加剧了边关的危机。将吏们害怕受到责罚,只能增加对士兵的抚恤,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士兵们在战场上牺牲,却难以阻止敌人的侵扰。为了应付赋税,甚至立下砍柴的法律,试图缓解财政压力。然而,这种做法并未解决问题,反而让百姓更加困苦。

诗的结尾部分描述了士兵们出关后的艰难生活,他们或返回家乡,或被俘虏,命运难以预料。在砍柴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饥饿,还要担心被官府鞭打。家中妻儿对官府的供给抱有希望,却不知这仅能暂时缓解饥饿,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升斗之米的分配也变得异常艰难,士兵们不仅需要偿还马匹的费用,砍柴所得也用于补充粮食。在这种情况下,死亡似乎成为了必然,十户之中有九户家庭面临分离的命运。

这首诗深刻揭示了边关士兵的苦难生活,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展现了作者对边防士兵深切的同情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春夜二首·其二

楼迥星河转,宵残鼓角催。

重门和月锁,寒梦绕花回。

(0)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四

朝廷植党互相挻,政事纷更属纪年。

曾读上皇哀痛诏,责躬犹是禹汤贤。

(0)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其六

蠲病惟应一日晴,小窗萤度暗还明。

韦编读罢闻幽鸟,演出精微是此声。

(0)

有感

抱石亲征泽潞时,艰难犹想旧开基。

官军不守河阳渡,回首桥山泪欲垂。

(0)

碧沼寺·其二

地僻人稀到,唐贤句尚存。

观鱼寻曲沼,吊古入名园。

山翠沾夜袂,苔纹印屐痕。

暂陪尊俎乐,箫鼓出丘樊。

(0)

望明河.赠路侍郎使高丽

华旌耀日,报天上使星,初辞金阙。

许国精忠,试此日傅岩,济川舟楫。

向来鸡林外,况传咏、篇章雄绝。

问人地、真是唐朝第一,未论勋业。鲸波霁云千叠。

望仙驭缥缈,神山明灭。

万里勤劳,也等是壮年,绣衣持节。

丈夫功名事,未肯向、尊前轻伤别。

看飞棹、归侍宸游,宴赏太平风月。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