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水溯遗封,八千里远隶边庭,文轸至今通桂管;
台山留讲席,二百年久陶元化,礼堂终古衍薪传。
贺水溯遗封,八千里远隶边庭,文轸至今通桂管;
台山留讲席,二百年久陶元化,礼堂终古衍薪传。
此联描绘了西邕书院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上联“贺水溯遗封,八千里远隶边庭,文轸至今通桂管”以贺水为引,追溯书院的源头,八千里之遥,连接边疆与中心,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跨越地域界限,直至今日,文脉依然畅通无阻,连贯广西各地。下联“台山留讲席,二百年久陶元化,礼堂终古衍薪传”则聚焦于台山,这里留下了讲学的场所,历经两百年的岁月,依然滋养着地方的文化,礼堂成为了知识与礼仪传承的永恒象征。整联通过地理与时间的跨度,展现了书院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以及其对地方文化教育的持续贡献。
风吹苦楝结轻寒,乾石青精屋半间。
泼火雨收春树绿,踏青人出画帘閒。
红颜白发悲欢事,旧日新年梦觉关。
满地落花啼鸟急,天涯游子几时还。
庵中之人不见形,两脚不住以隐名。
此行有似风过海,摸索不著闻其声。
浣花江头万僧市,抵掌笑谈儿辈惊。
一轩碧芦佛手种,霜叶戚戚如诗鸣。
此间谓是留凤处,但恐还作冥鸿征。
卷衣我亦逐师去,分取半庵栖月明。
零落红成阵,扶疏绿结帏。
简书留客住,风雨卷春归。
是处羁怀恶,浮生乐事希。
锦江拚尽醉,欲典却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