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隐庵老住碧芦轩》
《留隐庵老住碧芦轩》全文
宋 / 何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庵中之人不见形,两脚不住以隐名。

此行有似风过海,摸索不著闻其声。

浣花江头万僧市,抵掌笑谈儿辈惊。

一轩碧芦佛手种,霜叶戚戚如诗鸣。

此间谓是留凤处,但恐还作冥鸿征。

卷衣我亦逐师去,分取半庵栖月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yǐnānlǎozhùxuān
sòng / gēng

ānzhōngzhīrénjiànxíngliǎngjiǎozhùyǐnmíng

xíngyǒufēngguòhǎisuǒzhùwénshēng

huànhuājiāngtóuwànsēngshìzhǎngxiàotánérbèijīng

xuānshǒuzhǒngshuāngshīmíng

jiānwèishìliúfèngchùdànkǒngháizuòmíng鸿hóngzhēng

juànzhúshīfēnbànānyuèmíng

翻译
庵中的住持踪影难觅,只留下隐匿的足印。
这情景就像风吹过大海,摸不着痕迹,只能听见声音。
浣花江畔寺庙市场热闹,孩童们惊讶于僧人们的谈笑。
一轩翠竹佛手般种植,秋霜下的叶子瑟瑟作响,仿佛诗篇吟唱。
这里传说曾是凤凰栖息之地,却怕它最终成为飞向远方的孤鸿。
我也收拾行装,追随师父离去,希望能分得半座庵舍,在明亮月光下居住。
注释
庵中之人:指庵中的住持。
不见形:踪影难觅。
似:如同。
摸索:寻找。
万僧市:寺庙市场。
抵掌:击掌交谈。
碧芦:翠绿的竹子。
霜叶:秋霜下的叶子。
留凤处:凤凰栖息的地方。
冥鸿:飞向远方的孤雁。
卷衣:收拾行装。
栖月明:在明亮月光下居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庵中生活的景象。开篇“庵中之人不见形,两脚不住以隐名”表达了隐者的清高脱俗,不愿为世人所知晓。紧接着,“此行有似风过海,摸索不著闻其声”则通过比喻,强调了隐者行动无踪迹可寻,仿佛如同海上飘逸的风,给人以神秘感。

“浣花江头万僧市,抵掌笑谈儿辈惊”一句,画面转向一个热闹的场景,众多僧侣在江边聚集,气氛活跃,但隐者却不为所动,只是微笑着与人交谈,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情怀。

“一轩碧芦佛手种,霜叶戚戚如诗鸣”写出了隐者的生活环境,他在碧绿的竹轩中栽培,四周萦绕着清冷的竹叶之声,宛若诗歌般和谐。

“此间谓是留凤处,但恐还作冥鸿征”表达了隐者对于这片净土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争的担忧,害怕这里亦会被外界打扰。

最后,“卷衣我亦逐师去,分取半庵栖月明”则展现了诗人对隐者的追随之心愿,希望能与这位高僧共享宁静的生活空间,共同在明亮的月光下栖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作者介绍

何耕
朝代:宋

(1127—1183)宋汉州绵竹人,占籍德阳,字道夫,号怡庵。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类试第一。累擢嘉州守,有惠政,与何逢原、孙松寿、宋诲号四循良。孝宗淳熙中历户部郎中、国子祭酒,出知潼川府。
猜你喜欢

冈山

车行十里见冈山,山接云连万仞间。

高阜野花红灼灼,平畴春水绿閒閒。

雄分壁垒龟蛇合,势奠波涛竹木环。

声教渐随新位置,一犁膏雨润沙湾。

(0)

交枝莲

产自污泥涅不缁,迎风承露号交枝。

看他亦解相萦抱,底事依依在水湄。

(0)

访冈山石洞

洞里神仙闻所闻,峰头奇怪路斜分。

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环崖涨白云。

饭熟青精炊石乳,溪流寒玉乱厖狺。

何当天姥无情甚,祇隔红阑手自芸。

(0)

汉光武

火德中兴汉祚隆,江山依旧昔时同。

布衣昆季推通轶,鱼水君臣起邓冯。

训政早知图郅治,论功又见罢兵戎。

洛阳此日千官拥,堪继西京乃祖风。

(0)

书院即景六咏

閒来寄傲倚窗南,墙外萧萧竹映蓝。

雨滴犹闻悲帝子,风飘何用怨江潭。

杯倾蚁绿枝先醉,阅到蠹文影代缄。

好与坡公心赏处,沉当菁翠是春三。

(0)

壬寅九月十五夜同栎社诸子莱园置酒

相见岁能几,相逢且尽欢。

空山猿叫夜,高阁客凭栏。

白露吟边落,黄花醉里看。

不须愁烛短,明月出云端。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