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宿投何处,驱车任所之。
野花村女鬓,红杏酒家旗。
犬吠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凄凉谁共诉,倚枕泪如丝。
欲宿投何处,驱车任所之。
野花村女鬓,红杏酒家旗。
犬吠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凄凉谁共诉,倚枕泪如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凄凉与孤独的乡村夜行图景。诗人独自驾车漫游,寻找住宿之地,沿途所见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风光。
首句“欲宿投何处”,表达了诗人的迷茫与无助,他不知道今晚将栖身于何方,流露出一种漂泊感。接着,“驱车任所之”则展现了诗人随性而为的态度,似乎对未知的旅途充满了接受与期待。
“野花村女鬓,红杏酒家旗”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日常景象。野花点缀在田野间,映衬着村中女子的鬓发,展现出一种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而远处酒家的红杏与旗帜,则是乡村生活的一抹亮色,让人感受到温馨与希望。
“犬吠寒云外,人归暮雨时”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冷清。远处传来犬吠声,仿佛是夜晚的哨兵,守护着这片土地;而“人归暮雨时”,则暗示着一天的劳作结束,人们开始返回家中,留下一片寂静与沉思。
最后,“凄凉谁共诉,倚枕泪如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着凄凉的景色,诗人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只能独自流泪,表达出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行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画面感的佳作。
逸士逃江海,息影卧丘园。
育物莳嘉植,冥心观化原。
百卉各尔媚,乃眷倾阳根。
丹蘤耀朱夏,翠茎承露繁。
卫足智以周,凌寒道弥存。
众美既有合,贞性固宜敦。
撰德拟松柏,袭芳偕兰荪。
永怀慎勿伐,玄契渺忘言。
居常理家教,怪尔远诗书。
对面起嗔恚,恩情乖本初。
朅来远离别,音耗閒居诸。
岂无公家饭,念尔靡来胥。
童孙及稚子,渐已分龙猪。
苟能应门户,岂必乘轩车。
天意难预识,多忧徒自拘。
采衣但在目,至乐固无馀。
中岁抱微痾,乞骸归林下。
衣食寡所营,因之学耕稼。
披蓑唾老手,鞭牛自芸耙。
四体虽力勤,丰稔荷天借。
壅瓜复畦芋,妻孥获存藉。
岂云偕隐沦,聊取禦冬夏。
今春应诏起,楚台策高驾。
法家贵深严,迂疏非流亚。
黔黎苟无补,安用积罪骂。
次且答皇情,归与旧茆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