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平叔司勋之陕二首·其一》
《送郑平叔司勋之陕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舜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忆昔垂髫里闬间,披云常睹一峰巑。

青衫白发经忧患,珥笔含香最岁寒。

梦寐依稀留北省,家山迤逦近长安。

下车已接樱桃会,走马西归趁一盘。

(0)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土和亲人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童年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青春岁月的无限留恋。

"忆昔垂髫里闬间,披云常睹一峰巑。"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儿时在家中窗前对着远处山峰的情景,显示了他与自然景观之间的深厚情感。

"青衫白发经忧患,珥笔含香最岁寒。" 诗人穿着青色的衣服,头发已经变白,这些生动的形象传达出诗人的年迈和生活的艰辛。同时,"珥笔含香"暗示了诗人仍保持着文采,不失为一位风度翩翩的书卷之士。

"梦寐依稀留北省,家山迤逦近长安。"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家乡是在北方,而现在他身处长安(今陕西西安),通过梦境表达了对故土的渴望和思念。

"下车已接樱桃会,走马西归趁一盘。" 最后两句则描绘出诗人将要离开此地赶赴某个集会,或是返回家乡的场景,通过樱桃会和走马西归,传达了一个即将告别旧友、重返故土的动人情怀。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亲情、友情以及故土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张舜民

张舜民
朝代:宋   字:芸叟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生辰:1065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猜你喜欢

中山杂诗·其三

幸有奇花木,能将远客招。

佛桑然似火,铁树挺于蕉。

野径多丛竹,人家隔小桥。

昼长无个事,步屟溷渔樵。

(0)

佛镫歌

钟鼓寂寂银河残,佛镫将现僧呼观。

大被缠腰出殿后,罡风刺骨重裘单。

或高在山低在麓,或远在江近在谷。

万人列炬上山来,阴火磷磷断还续。

疑是元宵锦城烛,又疑星陨如珠联。

濯以甘露光逾鲜,太乙杖藜朝普贤。

化身散作千金莲,烛龙衔耀照重泉。

见大光明有如此,真耶幻耶谁所使。

蛮君鬼伯争前驱,应笑生人冻欲死。

(0)

秋夜

夜永贪孤坐,新凉一味澄。

水明先见月,人静渐亲镫。

叶落山窥户,花疏石露棱。

壮怀霜共冷,不复梦飞腾。

(0)

将之金陵留别罗萃堂

己卯去白下,同行凡五人。

迄今十八载,我与君独存。

君衰我差健,尚觉能步奔。

赴省送儿试,不独为儿勤。

一道秦淮水,数峰钟阜云。

云水娱人意,时时萦梦魂。

与君暂言别,好自安朝昏。

兰衰菊初秀,棹归当兹辰。

(0)

渔湾

蝉语断人声,山深秋树老。

门径曲以幽,林园依石岛。

涧水灌田禾,云崖长药草。

天清海氛消,层层见岭表。

(0)

孙薇隐自句曲归以诗示辄题于端即和其春日枉赠之作

句金之坛闲有陵,云可度世而上升。

东南一窍辟地肺,绵延休气时云腾。

华阳玉碣闭千载,登空有蹻谁其乘。

我生梦见且未得,君有仙骨君先登。

神君抗手不复顾,曲城阊阖呼可膺。

江山文藻待洗刷,乘风欲去何由能。

谴诃元放叱抱朴,笑彼过客如风镫。

丛花匹练俯下界,幻作组绣罗君膺。

归来脱袖出奇句,是何光气谁依凭。

试听掷地响金石,不然扪字生圭棱。

竹坟篆鼎披诘屈,冰车铁马驱凌兢。

星枝落笔芒四射,虹血漉剑斑初凝。

不愁呕心鉥肝肾,云梦八九胸浮蒸。

始知名山助才力,技至此矣胡能称。

灵蛇荆璧家所握,嘈囋众响喧蛙蝇。

君其一出空所见,始以赫日消春冰。

由来文章贵瑰傀,肯袭蹊径循畦塍。

《云君》《山鬼》义斯正,墨兵蒙寇言差恒。

云奇岂复古人过,况以常语相因仍。

长庚星死玉楼召,此事让君三折肱。

参之韩杜得沈奡,大厥门户归高曾。

游山读书更十载,恐绝来者难攀承。

我方兀兀弄铅椠,方幅偪仄无尺缯。

惠连得句自吟赏,束晰漫语丛讥惩。

谬逢作者癖痂嗜,积气得吐相夸矜。

忆从去春枉君作,迟久不报理讵应。

苦缘望气已辟易,疲军再鼓嗟难兴。

倾心倒意讵能默,聊用撮壤崇山层。

自知俗骨不能换,烦君汲引抛长绳。

朗吟偕访旧游去,挈我骑二茆龙升。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