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佛镫歌》
《佛镫歌》全文
清 / 李鼎元   形式: 古风

钟鼓寂寂银河残,佛镫将现僧呼观。

大被缠腰出殿后,罡风刺骨重裘单。

或高在山低在麓,或远在江近在谷。

万人列炬上山来,阴火磷磷断还续。

疑是元宵锦城烛,又疑星陨如珠联。

濯以甘露光逾鲜,太乙杖藜朝普贤。

化身散作千金莲,烛龙衔耀照重泉。

见大光明有如此,真耶幻耶谁所使。

蛮君鬼伯争前驱,应笑生人冻欲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寺庙中的一幕,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神秘而庄重的氛围。"钟鼓寂寂银河残",开篇即以寂静的钟鼓声和残月银河映衬出深夜的静谧。"佛镫将现僧呼观",暗示着重要的仪式即将开始,僧侣们被召集前来观看。

"大被缠腰出殿后,罡风刺骨重裘单",写僧人裹紧衣物抵御寒风,表现出环境的严寒,也烘托出观礼的虔诚与决心。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或高在山低在麓,或远在江近在谷",展现了壮观的场景,仿佛万众火炬照亮了山路,形成奇特的阴火景象。

诗人运用比喻,将此景比作元宵节的灯火或星辰坠落,"疑是元宵锦城烛,又疑星陨如珠联",增添了神秘色彩。"濯以甘露光逾鲜,太乙杖藜朝普贤",则象征着神圣的洗礼和对佛教圣贤的敬仰。

最后,"化身散作千金莲,烛龙衔耀照重泉",将佛光比作莲花和烛龙之光,深入地描绘了佛法的宏大与深远。"见大光明有如此,真耶幻耶谁所使",引发读者对真实与幻境的思考。"蛮君鬼伯争前驱,应笑生人冻欲死",以蛮荒之地的神灵和人间寒冷对比,强化了观礼者内心的震撼与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佛镫歌》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哲思,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神圣的佛教仪式画面,展现了作者李鼎元对于佛教信仰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李鼎元
朝代:清

清四川绵州人,字味堂,一字和叔,号墨庄。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兵部主事。曾奉使赴琉球。工诗文,与兄及弟称“绵州三李”。有《师竹斋集》。
猜你喜欢

玉漏迟.五月见芍药

殿春春已去,池台如梦,销魂一顾。

梦不分明,休问谁家庭宇。

淡薄脂痕慵傅,拚禁受、几番风雨。

君莫妒,同命东风,尽甘迟暮。

空自忏、绀鬓年年,情天易老,念念芳悰非故。

不应邂逅,迎笑花枝,如此萧凉情绪。

试检点、人间何味,漫赢得、清愁如许。

谁共语,倦矣栖林静羽。

(0)

踏莎行

云缝铺金,霞边起骛,十年魂梦凭依处。

人天一例损孤标,蜕身何苦诸天去。

废址栖烟,寒山无语,残红一片伤心树。

向来凄黯送黄昏,只今凄黯都无据。

(0)

蝶恋花·其二武昌感怀

楼上天风吹满袖,头上青天,欲问频搔首。

赢得江湖来载酒,山寒水冷诗魂瘦。

一片烟波都似旧,醉也扶归,风雪黄昏后。

月上江潭人醒否,秋声都在张公柳。

(0)

醉花阴.石泉县宿十二岭

客舍桃花开似雪,一树东风急。

疏雨过峰来,马上黄昏,山上莺啼月。

思乡无奈归心切,况是经年别。

何处最销魂,白露横空,梦冷春衾热。

(0)

红情.凤仙

红儿欲活,是蕊珠内史,托生丹穴。

对对明妆,和就猩猩守宫血。

一片霞痕正午,浓绿衬、朱栏千叶。

商画稿、配入香风,金粉玉胡蝶。花国。又端节。

正唾绒碧窗,酒潮新发。

玻璃指甲,染上麻姑更娇绝。

却笑生来性急,小红豆、一房秋裂。

好夜夜秦楼里,玉箫唤月。

(0)

感怀·其一

清净而今遍六根,焚香幸作佛前人。

已知性海须登岸,且向恒河试问津。

口藏谁传弥勒法,心镫自照女儿身。

痴情一点消难尽,吟到诗篇忘苦辛。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