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厖眉话昔游,隙阴俯仰叹如流。
万山中遇驱骃辔,十载前同上鹤楼。
洚水馀氓犹粥饭,潢池小丑更戈矛。
纷纷贪吏甚狼虎,盍与驱除绝后忧。
皓首厖眉话昔游,隙阴俯仰叹如流。
万山中遇驱骃辔,十载前同上鹤楼。
洚水馀氓犹粥饭,潢池小丑更戈矛。
纷纷贪吏甚狼虎,盍与驱除绝后忧。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送郭伯川》。全诗通过对昔日游历的回忆和对现实苦难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时局的无奈。
首句“皓首厖眉话昔游”表达了年华老去,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怀。接着,“隙阴俯仰叹如流”则描绘出诗人在幽暗的屋檐下,仰望天空,不禁感慨万千的情景。
“万山中遇驱骃辔,十载前同上鹤楼”两句,讲述了作者与友人郭伯川在万山之中相遇,并忆起十年前共同登临鹤楼的旧事,这里的“驾车”和“鹤楼”,都象征着自由和超脱。
“洚水馀氓犹粥饭,潢池小丑更戈矛”两句,则是对物质生活贫困的描写。这里,“洚水”的水草丰美与“馀氓”的米饭形成对比,表达了物资匮乏的窘迫;而“潢池小丑更戈矛”,则形象地展现了生活中的困顿和挣扎。
最后,“纷纷贪吏甚狼虎,盍与驱除绝后忧”表达了对腐败官员的强烈不满和愤慨。诗人将其比作“狼虎”,形象地揭露了他们的凶狠本性;而“盍与驱除绝后忧”,则是希望能够消灭这类恶势力,以解后顾之忧。
整首诗通过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苦难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腐败官员的强烈愤慨。
甲午十月十一日,将从具区归吴淞。
晓来风日颇蒸郁,气似盛夏非初冬。
人忧中渡有猋警,舟无十斛波千重。
平生涉险轻性命,况乃风便时难逢。
张帆径渡不顾反,去厓稍远声汹汹。
舟空帆足半掠水,或出或没疑游龙。
此时狂喜呼绝倒,一霎快意天所供。
天如念我有奇癖,忽然大笑电目嘥。
东西闪烁云四结,如波萃萃如霞封。
俄兼墨色变深紫,半天赫赫垂嗔容。
遂闻雌雷转水底,飞廉屏翳驱相从。
鞭驰百怪起狂斗,列缺吐燄遥传烽。
此时我舟助颠簸,如山巨浪相撞冲。
我张空拳奋叱咤,欲与霹雳争其锋。
晴中不识神鬼至,时有赤蛇飞贴胸。
雨声更骤雷更疾,一声恪恪云蓬松。
渐看云气敛馀怒,略见雨脚收狂踪。
回头咫尺语舟子,事已至此无恟恟。
尚馀径寸未登岸,莫计明日能朝饔。
我思阳月阳退听,岂宜玉虎鸣其凶。
易占冬雷有明验,验必地震年斯凶。
果尔微躯讵足惜,行且累及千吴侬。
华堂岂少失箸客,此时万口方詾詾。
谁知独有浪游子,只影汨没随鳞鳙。
不知怖心落何许,反快一洗平生庸。
维舟得岸真幸尔,转思往境心如舂。
惊魂或恐招不得,已灭湖上之青峰。
《大雷雨过太湖》【清·黄景仁】甲午十月十一日,将从具区归吴淞。晓来风日颇蒸郁,气似盛夏非初冬。人忧中渡有猋警,舟无十斛波千重。平生涉险轻性命,况乃风便时难逢。张帆径渡不顾反,去厓稍远声汹汹。舟空帆足半掠水,或出或没疑游龙。此时狂喜呼绝倒,一霎快意天所供。天如念我有奇癖,忽然大笑电目嘥。东西闪烁云四结,如波萃萃如霞封。俄兼墨色变深紫,半天赫赫垂嗔容。遂闻雌雷转水底,飞廉屏翳驱相从。鞭驰百怪起狂斗,列缺吐燄遥传烽。此时我舟助颠簸,如山巨浪相撞冲。我张空拳奋叱咤,欲与霹雳争其锋。晴中不识神鬼至,时有赤蛇飞贴胸。雨声更骤雷更疾,一声恪恪云蓬松。渐看云气敛馀怒,略见雨脚收狂踪。回头咫尺语舟子,事已至此无恟恟。尚馀径寸未登岸,莫计明日能朝饔。我思阳月阳退听,岂宜玉虎鸣其凶。易占冬雷有明验,验必地震年斯凶。果尔微躯讵足惜,行且累及千吴侬。华堂岂少失箸客,此时万口方詾詾。谁知独有浪游子,只影汨没随鳞鳙。不知怖心落何许,反快一洗平生庸。维舟得岸真幸尔,转思往境心如舂。惊魂或恐招不得,已灭湖上之青峰。
https://shici.929r.com/shici/aLVCQy.html
登舻不几日,忽落淮之西。
水汎性稍谙,霜落望转迷。
寿阳树绵邈,颍尾波潆澌。
蒲柳披已尽,纷错空烟堤。
渴来汲水饮,水浊一斗泥。
物华感徂落,风土悲难齐。
恋月入遥昔,听歌异前溪。
赏心不可即,行矣常含悽。
多时纵腰脚,百病成一慵。
今来眺原麓,气候归初冬。
疏树语摵摵,薄云卷空空。
视听及萧索,寸心惊飞蓬。
枯草踏成路,下与清溪通。
落日见只影,乃卧寒流中。
泽浅鱼避饵,收钓溪生风。
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
兴至偶欲赋,景失无由踪。
惟应付沈醉,何须嗟困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