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雷雨过太湖》
《大雷雨过太湖》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甲午十月十一日,将从具区归吴淞。

晓来风日颇蒸郁,气似盛夏非初冬。

人忧中渡有猋警,舟无十斛波千重。

平生涉险轻性命,况乃风便时难逢。

张帆径渡不顾反,去厓稍远声汹汹。

舟空帆足半掠水,或出或没疑游龙。

此时狂喜呼绝倒,一霎快意天所供。

天如念我有奇癖,忽然大笑电目嘥。

东西闪烁云四结,如波萃萃如霞封。

俄兼墨色变深紫,半天赫赫垂嗔容。

遂闻雌雷转水底,飞廉屏翳驱相从。

鞭驰百怪起狂斗,列缺吐燄遥传烽。

此时我舟助颠簸,如山巨浪相撞冲。

我张空拳奋叱咤,欲与霹雳争其锋。

晴中不识神鬼至,时有赤蛇飞贴胸。

雨声更骤雷更疾,一声恪恪云蓬松。

渐看云气敛馀怒,略见雨脚收狂踪。

回头咫尺语舟子,事已至此无恟恟。

尚馀径寸未登岸,莫计明日能朝饔。

我思阳月阳退听,岂宜玉虎鸣其凶。

易占冬雷有明验,验必地震年斯凶。

果尔微躯讵足惜,行且累及千吴侬。

华堂岂少失箸客,此时万口方詾詾。

谁知独有浪游子,只影汨没随鳞鳙。

不知怖心落何许,反快一洗平生庸。

维舟得岸真幸尔,转思往境心如舂。

惊魂或恐招不得,已灭湖上之青峰。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甲午年十月十一日,从具区返回吴淞途中遭遇的大雷雨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风雨交加、波涛汹涌的自然之力,以及诗人面对险境时的勇敢与豪情。

诗开篇即以“风日颇蒸郁”、“气似盛夏非初冬”描绘出天气的异常,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接着,“人忧中渡有猋警”一句,点出了人们对于风暴的担忧,而“舟无十斛波千重”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巨浪中的摇摆不定。

随后,诗人通过“平生涉险轻性命”表达了自己对冒险的淡然态度,紧接着“况乃风便时难逢”则强调了这次风便的难得。在“张帆径渡不顾反”中,诗人展现了他的决绝与勇气,面对“声汹汹”的巨浪,他选择直面挑战,而非退缩。

“舟空帆足半掠水,或出或没疑游龙”描绘了船只在波涛中的漂浮状态,仿佛游龙般神秘而不可捉摸。此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狂喜与快意,仿佛是天意的馈赠。接下来,“天如念我有奇癖,忽然大笑电目嘥”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仿佛天地间都为他的奇癖而欢笑。

诗中还穿插了对雷电的生动描绘,“雌雷转水底,飞廉屏翳驱相从”,以及“鞭驰百怪起狂斗,列缺吐焰遥传烽”,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敬畏。

最后,“晴中不识神鬼至,时有赤蛇飞贴胸”、“雨声更骤雷更疾”等句,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交加的场景,而“渐看云气敛馀怒,略见雨脚收狂踪”则暗示了风暴即将过去,带来了一丝希望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勇敢与豪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奉和袭美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次韵

柿阴成列药花空,却忆桐江下钓筒。

亦以鱼虾供熟鹭,近缘樱笋识邻翁。

闲分酒剂多还少,自记书签白间红。

更爱夜来风月好,转思玄度对支公。

(0)

和袭美送孙发百篇游天台

直应天授与诗情,百咏唯消一日成。

去把彩毫挥下国,归参黄绶别春卿。

闲窥碧落怀烟雾,暂向金庭隐姓名。

珍重兴公徒有赋,石梁深处是君行。

(0)

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五绝·其一

三千虽衣水犀珠,半夜夫差国暗屠。

犹有八人皆二八,独教西子占亡吴。

(0)

闲居杂题五首.野态真

君如有意耽田里,予亦无机向艺能。

心迹所便唯是直,人间闻道最先憎。

(0)

览孟东野集

蚌死留夜光,剑折留锋铓。

哲人归大夜,千古传圭璋。

圭璋遍四海,人伦多变改。

题花花已无,玩月月犹在。

不知天地间,白日几时昧。

(0)

昆明池晏坐答王兵部珣三韵见示

画舸疾如飞,遥遥汎夕晖。

石黥吹浪隐,玉女步尘归。

独有衔恩处,明珠在钓矶。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