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昆明池晏坐答王兵部珣三韵见示》
《昆明池晏坐答王兵部珣三韵见示》全文
唐 / 苏颋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画舸疾如飞,遥遥汎夕晖。

石黥吹浪隐,玉女步尘归。

独有衔恩处,明珠在钓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ūnmíngchíyànzuòwángbīngxúnsānyùnjiànshì
táng / tǐng

huàfēiyáoyáofànhuī
shíjīngchuīlàngyǐnchénguī

yǒuxiánēnchùmíngzhūzàidiào

注释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只。
疾:快速。
飞:像飞一样。
遥遥:远远地。
汎:泛舟。
夕晖:夕阳。
石黥:礁石上的波纹。
吹浪:吹散波浪。
隐:消失。
玉女:仙女。
步尘:踏着尘土(这里可能指浪花)。
归:归来。
独有:唯独。
衔恩:怀着感激之情。
明珠:比喻珍贵之物。
钓矶:钓鱼的岩石。
翻译
画舫快如飞,夕阳映照远航。
礁石边,波浪被风吹散,仙女似归尘踏浪而来。
唯有感恩之地,明珠般珍贵的东西静置在钓鱼石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昆明池边宁静而美丽的景象。"画舸疾如飞"表达了画船行驶迅速,如同翱翔于天际之鸟,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而"遥遥汎夕晖"则描绘出夕阳西下的景色,阳光透过水面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光影,显示了时光流转和自然界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石黥吹浪隐,玉女步尘归"通过对比手法渲染出了画舸中的美好场景。"石黥"指的是船上的石碑或是岩石构成的部分,而"吹浪隐"则说明了波光粼粼之中,这些坚硬的物质也变得模糊不清,似乎在水波间隐现。而"玉女步尘归"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船上女子轻盈优雅的姿态,她们似乎在轻抚着细微的尘埃,回到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

最后两句"独有衔恩处,明珠在钓矶"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昆明池晏坐时刻的特别留恋之情。"独有衔恩处"表达了诗人对这块地方的深厚感情,是他心中一个美好的角落。而"明珠在钓矶"则形象地比喻着那份难忘的情感,如同珍贵的明珠被小心翼翼地藏于钩子之下,不愿与它分离。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昆明池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表现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深情的怀念,以及他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颋
朝代:唐   字:廷硕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生辰:670年-727年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你喜欢

画舫斋口号

画固镜花溪月,舫寓水流风行。

合坐普门大士,静演不灭不生。

(0)

名画荟珍·其五李公麟文会图

曲栏干侧老松阴,知已相于惬静寻。

倚石不妨奇似貌,剥蕉毕竟觅无心。

忘形何必轻簪组,阅世依然论古今。

却笑阮嵇邻放荡,一时沉醉竹林深。

(0)

微雪

昨日同云彻日阴,望霰急景越易度。

半夜忽报飞细霙,枕上无眠倏达曙。

庭中所积不及寸,已觉鸳瓦冰光助。

京兆腾章占麦祥,笑谓斯言何太遽。

春前腊后纵可待,盈尺为膏不妨预。

卓午金乌旋放晴,王帖懒披结馀慕。

(0)

来青轩口号

来去去来同与殊,不生分别此轩乎。

岩间更有苍松在,莫谓浓青一点无。

(0)

耕藉禾词四首·其三

三九班陈王与卿,遵仪将事共寅清。

两年盛典疏巡狩,一意祈丰益敬诚。

(0)

横云堂即事

今春每不盼云生,却是山堂每副名。

恰正片时凭牖坐,又看几缕拂檐横。

有姿自尔卷舒态,无定从来好恶情。

顾我于斯何系意,恐妨沮洳误新耕。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