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盘出鸟道,杳杳行人村。
斗起邛崃山,仄隘逾剑门。
天险溯开凿,未可常理论。
阴阳分向背,旦夕殊寒暄。
连山走云气,倏忽同追奔。
一峰独秀出,颇似岳势尊。
其下九折坂,劖绝割厚坤。
况复急雨薄,万壑当昼昏。
回舆与叱驭,北辙视南辕。
所志各有托,忠孝惟其根。
踟蹰两不决,心绪蚕丝繁。
峭壁落井底,一发青天痕。
人生鲜百岁,只有名常存。
勒铭匪易事,或用酬惊魂。
盘盘出鸟道,杳杳行人村。
斗起邛崃山,仄隘逾剑门。
天险溯开凿,未可常理论。
阴阳分向背,旦夕殊寒暄。
连山走云气,倏忽同追奔。
一峰独秀出,颇似岳势尊。
其下九折坂,劖绝割厚坤。
况复急雨薄,万壑当昼昏。
回舆与叱驭,北辙视南辕。
所志各有托,忠孝惟其根。
踟蹰两不决,心绪蚕丝繁。
峭壁落井底,一发青天痕。
人生鲜百岁,只有名常存。
勒铭匪易事,或用酬惊魂。
这首诗描绘了九折坂的壮丽景色和复杂的人文情感。诗人以雄奇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九折坂的险峻与神秘。首句“盘盘出鸟道,杳杳行人村”描绘了九折坂蜿蜒曲折,仿佛只有飞鸟才能通行的道路,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村落,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接着,“斗起邛崃山,仄隘逾剑门”进一步强调了九折坂所在地理位置的险要,与邛崃山的峻峭相呼应,剑门的狭窄则更加凸显了道路的艰难。诗人通过“天险溯开凿,未可常理论”的句子,表达了对开凿此路的艰辛与不易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九折坂作为天险的独特地位。
“阴阳分向背,旦夕殊寒暄”描绘了九折坂上昼夜温差的巨大变化,以及四季更替带来的不同景象,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连山走云气,倏忽同追奔”则以动态的云气流动,形象地表现了九折坂周围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
“一峰独秀出,颇似岳势尊”将九折坂的主峰比作崇高的山岳,突出了其在群山中的独特地位。接下来,“其下九折坂,劖绝割厚坤”描述了九折坂的险峻,仿佛是大地被切割而成的阶梯,充满了力量与震撼。
“况复急雨薄,万壑当昼昏”则通过恶劣天气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九折坂的险恶与不可预测性。最后,“回舆与叱驭,北辙视南辕”以驾车者的犹豫不决,象征着人们在面对艰难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所志各有托,忠孝惟其根”表达了个人追求与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忠诚与孝顺的价值。而“踟蹰两不决,心绪蚕丝繁”则生动地描绘了内心的纠结与复杂情绪。
“峭壁落井底,一发青天痕”以峭壁与天空的对比,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永恒的追求。最后,“人生鲜百岁,只有名常存”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以及对名声流传的渴望。
“勒铭匪易事,或用酬惊魂”则点明了在如此险峻之地留下纪念的意义,既是对自然奇迹的赞叹,也是对勇敢探索精神的颂扬。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九折坂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几年尘土长安道,往昔青衫化缁素。
长安道号软红尘,冠盖辐集卫霍门。
热官飞车豪侠马,青丝紫鞍双关下。
先生尘土满征衣,借问适从何处归。
晓起看山西陵去,百里大堤烟柳路。
北风忽作捲沙飞,眯人双目不知处。
沙河荒城带落日,悬车束马入土室。
华云净洗流素月,千里驼铃动萧瑟。
群卧土锉无人语,独立长桥倚天北。
祗愁明朝霜冷山,石滑马足蹇缩人面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