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起骨堆,虚空剜窟笼。
蓦透两重关,拈却黑漆桶。
平地起骨堆,虚空剜窟笼。
蓦透两重关,拈却黑漆桶。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如净所作的《偈颂九首》中的第七首。它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平地上突然耸立起一堆骨头堆积,仿佛从虚空中挖出一个窟窿来放置它们。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突破这双重障碍的过程,就像穿透两个难关,最后将一个黑色的漆桶拈在手中。整体上,这首诗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可能寓含着对生死、解脱或禅修的哲理思考。诗人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智慧体验。
世谓仙易得,汉武吾所知。
终老坐迷妄,海上求安期。
世谓仙难得,二王等儿嬉。
安期自来顾,一笑相与归。
难易讵能诘,惝恍谁复窥。
千古赤松事,话者君勿疑。
凌遐与倒景,物外非无之。
要须功行满,乃可超尘泥。
无怀轻诞心,鹤鹿浪欲骑。
安期寄语谓世人,初平不是牧羊儿。
高槐记得绿阴垂,见公承诏趋丹墀。
今兹疏梅弄香粉,公坐鲠切还栖迟。
甘辞软暖定速售,此独难使壮者为。
苦言瞑眩上所急,出林之木风摧之。
嗟吁世路每如此,我常感激横涕洟。
贾生妙论逮伊管,绛灌之属犹可移。
长孺忠言岂真戆,其如御史能饰非。
到头至始天所惜,未肯容易登皋夔。
且今投置在闲散,药伤补败终见思。
公还故乡扫一室,古书名画四壁围。
宾客相过具杯酒,一笑万事荣辱齐。
虽然公岂忘世者,终念后稷由己饥。
吾皇尝胆愈思治,宣室赐对行可期。
当有今时张万福,欢呼再拜迎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