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牛僧孺,命皆磨蝎阨。
右军序兰亭,选楼轶其迹。
光阴过客过,我今年半百。
非知伯玉非,枉寻而直尺。
海外作豪游,举家同泛宅。
长守太常斋,骨相管城瘠。
癸尊一例倾,丑阴自古积。
吉利书王正,院宇春风窄。
老母倚闾望,负米非良策。
合唱大刀环,欢承菽水适。
苏轼牛僧孺,命皆磨蝎阨。
右军序兰亭,选楼轶其迹。
光阴过客过,我今年半百。
非知伯玉非,枉寻而直尺。
海外作豪游,举家同泛宅。
长守太常斋,骨相管城瘠。
癸尊一例倾,丑阴自古积。
吉利书王正,院宇春风窄。
老母倚闾望,负米非良策。
合唱大刀环,欢承菽水适。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查元鼎所作,名为《癸丑元日试笔》。诗中以癸丑年元旦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家庭、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苏轼牛僧孺,命皆磨蝎阨”,借用了苏轼和牛僧孺的故事,暗示人生的命运多舛,充满了挑战与困难。接着,“右军序兰亭,选楼轶其迹”引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才华与成就的反思。
“光阴过客过,我今年半百”一句,诗人感慨时光如白驹过隙,自己已步入中年,岁月不待人。接下来的“非知伯玉非,枉寻而直尺”则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道德标准的思考,意在提醒自己要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
“海外作豪游,举家同泛宅”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海外冒险生活,与家人一同漂泊,体现了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向往。然而,“长守太常斋,骨相管城瘠”又转而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己性格特点的自我认知——倾向于内敛和节制。
“癸尊一例倾,丑阴自古积”通过对比癸丑年的酒宴与丑时的阴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可能隐含着对当时社会风气或个人际遇的批判。最后,“吉利书王正,院宇春风窄”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同时“老母倚闾望,负米非良策”则深情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孝顺之情,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煖色中。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
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翱翔于礼园。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
克宽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
浮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
赤玉则南海输赆,白环则西山献琛。
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