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郦侯国,产菊千丈潭。
采华食其叶,垂根渍芳甘。
遂令郦川氓,难老如彭聃。
庭前有古井,秋霖发清涵。
慇勤东篱绿,覆此白玉奁。
时能嚼新蕊,汲月散馀酣。
吾闻郦侯国,产菊千丈潭。
采华食其叶,垂根渍芳甘。
遂令郦川氓,难老如彭聃。
庭前有古井,秋霖发清涵。
慇勤东篱绿,覆此白玉奁。
时能嚼新蕊,汲月散馀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开篇提到的“郦侯国”和“千丈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脱俗的意境,暗示着菊花生长之地的清幽与纯净。接着,“采华食其叶,垂根渍芳甘”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的生长环境与品质,强调了其自然之美和内在之香。
“遂令郦川氓,难老如彭聃”一句,运用典故,将郦川之人与长寿的彭祖、老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菊花长寿象征意义的认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长寿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庭前有古井,秋霖发清涵”描绘了一幅庭院中古井映照秋雨的景象,清新的画面与上文的菊花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
“慇勤东篱绿,覆此白玉奁”中的“东篱”借用了陶渊明《饮酒》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白玉奁”则以比喻的手法,形容菊花的洁白与高贵。
最后,“时能嚼新蕊,汲月散馀酣”表达了诗人对品尝新鲜菊花的喜悦,以及在月光下品味菊花的余韵,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宁静、长寿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宾佐兼归觐,此行江汉心。
别离从阙下,道路向山阴。
孤屿消寒沫,空城滴夜霖。
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
谪居潇湘渚,再见洞庭秋。
极目连江汉,西南浸斗牛。
滔滔荡云梦,澹澹摇巴丘。
旷如临渤澥,窅疑造瀛洲。
君山丽中波,苍翠长夜浮。
帝子去永久,楚词尚悲秋。
我同长沙行,时事加百忧。
登高望旧国,胡马满东周。
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
独攀青枫树,泪洒沧江流。
故人西掖寮,同扈岐阳蒐。
差池尽三黜,蹭蹬各南州。
相去虽地接,不得从之游。
耿耿云阳台,迢迢王粲楼。
跂予暮霞里,谁谓无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