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蒙闽王改赐乡里》
《蒙闽王改赐乡里》全文
唐 / 翁承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乡名文秀里光贤,别向钧台造化权。

阀阅便因今日贵,德音兼与后人传。

自从受赐身无力,向未酬恩骨肯镌。

归阙路遥心更切,不嫌扶病倚旌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éngmǐnwánggǎixiāng
táng / wēngchéngzàn

xiāngmíngwénxiùguāngxiánbiéxiàngjūntáizàohuàquán

yuè便biànyīnjīnguìyīnjiānhòurénchuán

cóngshòushēnxiàngwèichóuēnkěnjuān

guīquēyáoxīngèngqièxiánbìngjīngzhān

翻译
乡名为文秀里光贤,远离钧台掌握自然的力量。
家族声望因今日显赫,美德名声将流传给后人。
自从蒙受恩赐身体衰弱,未曾回报恩情刻骨铭记。
归乡之路遥远心情更急切,即使抱病也倚仗旗帜前行。
注释
乡名:地名,可能指代一个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光贤:形容地方或人物的光辉贤明。
钧台:古代地名,象征权势中心。
造化权:自然界的创造和控制力量。
阀阅:世家大族的门第。
今日贵:当前的显赫地位。
德音:美德和声誉。
后人传:留给后代的名声。
受赐:接受恩赐。
身无力:身体虚弱。
酬恩:报答恩情。
镌:雕刻,比喻铭刻在心。
归阙:返回京城。
心更切:心情更加迫切。
扶病:抱病支撑。
倚旌旃:倚靠旗帜,象征权力或支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翁承赞所作,名为《蒙闽王改赐乡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恩赐的感激之情和对功德传颂的美好愿望。

“乡名文秀里光贤,别向钧台造化权”两句,描绘了一种文化氛围浓厚、道德风尚盛行的乡村景象。诗人借此表明,自己所在的地方因得到恩赐而变得更加文明和光荣。

“阀阅便因今日贵,德音兼与后人传”两句,则强调了得以接受这样的恩赐是一种荣幸,同时也希望这种美好的德行能够流传下去,成为后人的榜样。

“自从受赐身无力,向未酬恩骨肯镌”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因身体状况不佳而无法完全回报这份恩情,只能在精神上铭记这份恩惠。

最后,“归阙路遥心更切,不嫌扶病倚旌旃”两句,通过对远离的宫殿之路的描写,以及诗人即便生病也要倾心侍奉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忠诚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乡里的美好描绘、对恩赐的感激以及个人身体状况与回报之难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

作者介绍
翁承赞

翁承赞
朝代:唐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猜你喜欢

秀峰寺

篮舆晚泊近岩隈,精舍门临古道开。

僧子相逢便相识,十年三过秀峰来。

(0)

五里牌边

路绕山根石磴斜,小桥流水树交加。

柴门半掩无人到,五里牌边三四家。

(0)

题仙居道中

地褊山成簇,溪平水不奔。

晴天带阴色,冬日作春温。

草聚鸡豚市,机声桑柘村。

舟人识行李,相约候归辕。

(0)

题方氏绿野园三首·其三

春昼情无限,欣看绿野丛。

折花红带露,种竹晓生风。

自有悠閒趣,何须绘画工。

名园多胜致,高咏与谁同。

(0)

又用韵答何上舍

腊雪多为瑞,丰穰隔岁知。

林峦银剑戟,苑囿玉壶池。

映几孙书饱,卧冰祥母饥。

疾风看正色,馀事付清诗。

(0)

郊行

百花只被一晴催,一出郊行花尽开。

携杖奚奴趁先去,路迷青草却回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