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名文秀里光贤,别向钧台造化权。
阀阅便因今日贵,德音兼与后人传。
自从受赐身无力,向未酬恩骨肯镌。
归阙路遥心更切,不嫌扶病倚旌旃。
乡名文秀里光贤,别向钧台造化权。
阀阅便因今日贵,德音兼与后人传。
自从受赐身无力,向未酬恩骨肯镌。
归阙路遥心更切,不嫌扶病倚旌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翁承赞所作,名为《蒙闽王改赐乡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恩赐的感激之情和对功德传颂的美好愿望。
“乡名文秀里光贤,别向钧台造化权”两句,描绘了一种文化氛围浓厚、道德风尚盛行的乡村景象。诗人借此表明,自己所在的地方因得到恩赐而变得更加文明和光荣。
“阀阅便因今日贵,德音兼与后人传”两句,则强调了得以接受这样的恩赐是一种荣幸,同时也希望这种美好的德行能够流传下去,成为后人的榜样。
“自从受赐身无力,向未酬恩骨肯镌”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因身体状况不佳而无法完全回报这份恩情,只能在精神上铭记这份恩惠。
最后,“归阙路遥心更切,不嫌扶病倚旌旃”两句,通过对远离的宫殿之路的描写,以及诗人即便生病也要倾心侍奉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忠诚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乡里的美好描绘、对恩赐的感激以及个人身体状况与回报之难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