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魂自相叫,宁复记前身。
飞过邻家月,声连野路春。
梦边催晓急,愁处送风频。
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
游魂自相叫,宁复记前身。
飞过邻家月,声连野路春。
梦边催晓急,愁处送风频。
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对月亮和风的声音进行联想,表达了自己对于前尘往事的淡忘,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某种逃避态度。游魂自相叫,是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流露;宁复记前身,则是对过去的淡漠与放弃。
飞过邻家月,声连野路春,这两句通过月亮和夜晚的声音,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又寂寞的夜景,诗人似乎在追寻着某种超越现实的东西。梦边催晓急,愁处送风频,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精神状态下的焦虑与不安。
最后两句“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更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似乎诗人在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寻求心灵的平静。这里的“沾花血”可能象征着某种纯洁而又痛苦的经历,而“雨滴新”则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仿佛一切烦恼都能随这滴落的雨水得以洗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超自然力量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
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
亦既上成书于迩英,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鉴,信其遗风。
则是一纪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
石渠兰台,片言帝聪,考槃弗为,皦然初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
盖尽其魏阙之心,而裕陵之于温国,未尝不知其畎亩之忠也。
此帖之存,公心天通。诋斥之诬,吁嗟麟穷。
鼎食之珍,义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
天笔之存,龙迹纷缊,暗于风尘,拱护之有神。
字取其均,揩取其陈,质胜于文,繄风俗之淳。
铸印以新,系姓以亲,昭哉天伦,繄友悌之真。
呜呼,有典有则,诒厥子孙,此帖之传,奚止乎关石之与和均。
臣系以诗,式著厥因。圣制不磨,考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