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小弱弟,授以田何经。
经史略上口,羽毛新欲成。
与作百里别,每叹寒暑更。
嗟我贫负米,嗟汝勤趋庭。
祝汝勿学我,赤霄奋雄鸣。
孤云飞寒原,鹡鸰有深情。
我有小弱弟,授以田何经。
经史略上口,羽毛新欲成。
与作百里别,每叹寒暑更。
嗟我贫负米,嗟汝勤趋庭。
祝汝勿学我,赤霄奋雄鸣。
孤云飞寒原,鹡鸰有深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未来的期望。诗中提到弟弟学习《田何经》,表明他正接受儒家教育,预示着弟弟将走上一条有为的道路。诗人感叹兄弟间短暂的离别,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弟弟在不同季节变化中的成长的关心。
“贫负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生活的艰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对弟弟的殷切期望。“勤趋庭”则体现了弟弟在学习上的勤奋努力。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弟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期待。
最后,“祝汝勿学我,赤霄奋雄鸣”是诗人对弟弟的寄语,希望弟弟不要像自己一样困于贫困,而是要展翅高飞,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如同在蓝天中翱翔的雄鹰,发出嘹亮的鸣声。这不仅是对弟弟的鼓励,也是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一种寄托。
“孤云飞寒原,鹡鸰有深情”则以自然景象作为比喻,孤云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孤独,而鹡鸰鸟之间的深情则象征着兄弟间的深厚情感。这一句不仅加深了对兄弟关系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亲情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兄弟间的情感纽带,以及诗人对弟弟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
不必用雄威,见者毛发攒。
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
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君从西省郎,正有东洛观。
洛民萧条久,威恩悯抚难。
苦竹声啸雪,夜斋闻千竿。
诗人偶寄耳,听苦心多端。
多端落杯酒,酒中方得欢。
隐士多饮酒,此言信难刊。
取次令坊沽,举止务在宽。
何必红烛娇,始言清宴阑。
丈夫莫矜庄,矜庄不中看。
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年年白眼向黔娄,唯放蛴螬飞上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