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水澄鲜,暮山紫翠,弋人遥指冥冥。
正芦花如雪,秋老边城。
举头明灭遥天字,寒江上、渔艇堪惊。
去年行处,稻粱无恙,休更伤情。中夜肃肃于征。
任残荷乱苇,随处居停。向云中顾影,月下遗声。
潇湘一到无留意,空两岸、水碧沙明。
避霜入塞,先花别楚,南北凄清。
潦水澄鲜,暮山紫翠,弋人遥指冥冥。
正芦花如雪,秋老边城。
举头明灭遥天字,寒江上、渔艇堪惊。
去年行处,稻粱无恙,休更伤情。中夜肃肃于征。
任残荷乱苇,随处居停。向云中顾影,月下遗声。
潇湘一到无留意,空两岸、水碧沙明。
避霜入塞,先花别楚,南北凄清。
此诗《金菊对芙蓉》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边城的壮丽画卷。诗中以“潦水澄鲜,暮山紫翠”开篇,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展现出水色的清澈与山色的深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接着,“弋人遥指冥冥”一句,引入了猎人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动态的场景之中,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芦花如雪,秋老边城”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芦花在秋风中的飘扬,仿佛一片片雪花,渲染出边城秋意的浓重。紧接着,“举头明灭遥天字,寒江上、渔艇堪惊”,诗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天空中闪烁的星辰与江面上漂泊的小舟,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中夜肃肃于征”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寂静与行旅的孤独,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随后,“任残荷乱苇,随处居停”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向云中顾影,月下遗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下,对着月光沉思的情景,既有孤独的忧郁,也有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最后,“潇湘一到无留意,空两岸、水碧沙明”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对潇湘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眼前景色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情感追求。
“避霜入塞,先花别楚,南北凄清”则收尾于对季节变换、地域差异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的波动,整个诗篇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复杂细腻的情感世界。
颲风吹散阴天雾,十里横塘开石路。
云是当年捍海堤,黄土茫茫海眼涸。
堤上人家学种桑,老翁不识灵胥怒。
发鸠怨鸟暂得伸,草没鲛宫烽火树。
麻姑笑语王方平,水浅蓬莱复一度。
人间海陆亦易迁,天地鸿濛我适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