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有感六首·其五》
《踏莎行.有感六首·其五》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孤怀炯炯,天畔茫茫。北风日夜此幽窗。

秦馆两行七日泪,燕庭一片五月霜。

月临日照,地久天长。不尽当年烈士伤。

遗下霄壤千古恨,总出人臣忠义肠。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壮志未酬的感慨,描绘了一幅孤寂而辽阔的画面。诗人通过“孤怀炯炯”与“天畔茫茫”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坚定与外界的广阔无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北风日夜此幽窗”,北风的呼啸与夜晚的寂静交织,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氛围,幽窗则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隐秘世界。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秦馆两行七日泪,燕庭一片五月霜”,这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秦馆与燕庭分别代表了秦始皇和燕昭王的故事,通过“两行泪”与“一片霜”形象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月临日照,地久天长”,月光与阳光交替照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存在,地久天长则强调了自然法则的不变与人类情感的恒久。

“不尽当年烈士伤”,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感慨,烈士之伤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哀悼,更是对那些为国家、为理想而牺牲的人们的深切怀念。

“遗下霄壤千古恨,总出人臣忠义肠”,最后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历史遗憾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忠诚与正义的崇高颂扬。霄壤千古恨,意味着历史的遗憾跨越时空,永存于世;人臣忠义肠,则是对忠诚与正义精神的最高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故事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历史遗憾以及忠诚正义的深刻思考,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恭睹留都大内作二首·其一

壮丽谁言汉未央,钩陈华盖翼明堂。

千门旭日光分映,双阙中天势欲翔。

前殿曾闻临遣帅,离宫屡是从诸王。

微臣已恨生时晚,拜手徒思颂太康。

(0)

夏日病居杂兴十首·其三

四体不可风,多汗常如沐。

却妒西园里,凉飙振佳木。

(0)

张净峰两广功成复命提督湖蜀三省平蛮军事赋赠二十韵

汉室预三杰,宗门挺再生。

书仍桥畔得,筹即幄中成。

混辟钟灵异,掀腾出众惊。

践敡初诘屈,际合果昭亨。

礼乐真谋帅,诗书可用兵。

地奄羲叔宅,机握伏波营。

郡有前朝弃,城多故尉争。

按图徵土贡,内面奉王正。

文武扶今主,韬钤付夏卿。

忽移无棣履,往致有苗征。

不改登坛礼,亲提赐剑名。

兢业方受脤,节制更持衡。

大事精魂壮,微躯感激轻。

军容下濑整,杀气渡泸横。

威已诸酋憺,师兼长子贞。

居然收上策,坐见静南荆。

崩角雕题拜,飞星露布行。

禽蒐休义愤,草偃服夷情。

国倚安危算,人推儒术英。

千官陪饮至,好及上林莺。

(0)

挽贞惠王母许氏

罔极嗟令妇,斯人独可钦。

茹荼明苦节,对月比贞心。

养有潜移水,生无强委禽。

堪悲川逝底,别剑复相寻。

(0)

病中漫述二首·其一

一生十九病,坐使废居诸。

日日求医术,朝朝理药书。

家人忧即死,朋友怪何疏。

世情真已矣,吾道竟焉如。

(0)

刘函山田庄宴集同顾雍里三首·其二

白日永留欢,田园胜事偏。

盘餐兼野蔌,厨火杂村烟。

逸兴看中圣,高谈接上贤。

相忘宾主意,留滞不言旋。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